最近,福建省級機關醫院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陸守坤對醫院管理科室的數據分析工作贊賞有加。原因在于,他們獲取醫保定向發布數據和同級醫院對比分析報告的速度明顯提升,數據更多更具針對性。這讓他能第一時間掌握醫院運營狀況,精準施策。
這一改變源于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通過省級醫保信息平臺的數據可視化應用體系開發了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模塊。通過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模塊,定點醫療機構可以獲得最新的數據和分析報告內容,為定點醫療機構運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激活醫保“沉默”數據的價值。
可視化應用體系打通數據堵點
“過去,部分醫院運營數據依賴人工統計和經驗判斷,時效滯后,更缺乏全省同級醫院的橫向對比,難以發現自身不足。數據可視化應用體系的上線,正好解決了這些痛點。”陸守坤道出了傳統模式的困境。
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相關人士介紹,傳統數據分析取數門檻高、口徑不統一、制作周期長、工作難度大,尤其在響應醫療機構個性化數據需求時,效率尤為低下。即便是構建線上數據發布機制,也難以有效落地。通過構建數據可視化應用體系,實現數據可視化、口徑標準化、生成自動化、需求個性化,提高了數據運用的時效性、準確性與安全性。
截至2025年6月,福建省以醫保數據工作組數據底稿為基礎,各統籌區已按“月推送、季發布、年通報”的形式,連續3個月發布相關醫保數據,發布內容涵蓋數據底稿各類指標,并對基金運行、支付方式改革、病種運行、基金監管等情況,進行多維度分析。
搭建數據橋梁實現精準供給
有了高質量、高時效的數據基礎,還需要高效的分發機制。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通過構建“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模塊”,架起了醫保與定點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橋梁。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醫保辦副主任陳萍萍清楚記得,模塊建設初期,醫保部門多次召集省屬醫院論證測試,根據各機構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這徹底改變了以往給什么用什么,給多少用多少的“填鴨式”數據供給模式,實現了從“數據”到“政策”再到“運用”的閉環管理。
如今通過數據可視化應用體系,定點醫療機構不僅能快速獲取到機構自身的匯總分析數據,還能獲取醫保公開的各類指標內容及機構的橫向分析統計數據,如各家醫院當期的就醫量、總費用TOP20病例的詳細費用(總費用、例均費用、費用結構)、與支付標準的差異、與其他醫院平均值的差距等。這使得醫院能輕松對標找差、分析原因,并制定精準的運營策略。
此外,醫保部門嚴格要求每家醫院在嚴守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共建共享。
雙向賦能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事實上,通過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數據的價值得到了雙向釋放。既賦能醫院,驅動醫院精細化管理與可持續發展,也賦能醫保自身不斷強化分析數據、利用數據的能力,提高數據分析結果轉化為管理政策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模塊的落地,提高了數據的可用性、針對性,對醫院在成本控制、數據治理、資源調配、優化質量考核及診療服務模式等方面都大有裨益。”陳萍萍舉例說明,例如針對骨科、心內科等高值耗材占比高的科室,通過與其他醫院的數據比對,能快速發現某類耗材使用數量、費用是否合理,有針對性地采取管控措施,有效降低病種成本,同時減輕患者負擔。
在數據賦能治理方面,醫保部門通過橫向、縱向指標分許,預警提示醫保機構疑似問題線索,受到機構普遍關注。如近期當地醫保部門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某些病組“低倍病例”占比異常偏高后,及時分析原因優化政策,調整完善醫保支付辦法,提升基金支付精準度,遏制低標住院行為。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相關人士表示:“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醫保部門不僅能客觀評價基金使用效率和醫療機構內部管理水平,也能促進將一項項抽象政策轉化為可感知的民生溫度。”
信息來源:國家醫保局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