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斯講過,歷史不會重演過去的細節,歷史卻會重復相似的過程。
而事實上,美國加息也好、降息也好,也都是存在周期性的規律。
比如,美國債務壓力較小時,就業表現強勁時,經濟過熱時,就往往會進入加息周期。相反,美國如果債務規模不斷增加,就業開始出現萎靡時,經濟增長出現放緩,那么往往就會進入降息周期。
道理并不復雜。
只是這個周期過程往往并不會一蹴而就,它有時候會比大家預想的要延后一些,有時候比大家預想的要提前一些。
好比,美國在2024年9月降息50個基點,而不是25個基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聯儲原本應該在2024年7月降息25個基點,但是它沒有降息,而是延遲了降息;于是,美國就在9月份把7月份要降的25個基點給加了進去。
而這一次,美國大概率不會再出現類似2024年7月份那樣的“延遲降息”。
為什么這么說?
關鍵在于兩個原因。分別是債務原因、就業原因。
先說說債務原因。
債務原因最新的變量在于美國“大美麗法案”的推進,使得美國債務規模擴大的現實越來越近,壓力驟增。而債務壓力的緩解之道就是川普所要求的趕緊降息。
最新的“大美麗法案”(6月30日參議院版本)其實并沒有在削減財政赤字上發力,反而是進一步地展現了美國當下的財政鴿派。
即繼續擴大財政赤字,擴大債務規模;美國未來10年的時間里,赤字可能增加約3.5萬億~4.2萬億美元。
這個數字非常龐大,它非常接近川普預期的5萬億美元,也比之前眾議院版本還多出了近1萬億美元的規模。
這到底有多可怕?
看一組數據,更直觀。
美國2015年的財政赤字,4420億美元,
2016年赤字,5850億美元
2017年赤字,6650億美元
2018年赤字,7790億美元
2019年赤字,9840億美元
2020年赤字,3.13萬億美元
2021年赤字,2.77萬億美元
2022年赤字,1.38萬億美元
2023年赤字,1.70萬億美元
2024年赤字,1.83萬億美元
2035年赤字(預估),(4±0.5)萬億美元
如果按照這個規模發展下去,美國簡直是在債務驅動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這個規模太過于龐大,美國根本無力承擔這些債務背后的不可估量的利息壓力。
比如,2024年美國國債利息支出高達1.1萬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第一次債務利息支出超過1萬億美元的整數大關,占整個GDP的3.93%,也是1998年以來最高。
這樣繼續下去,結果會是什么?
馬斯克已經給出了答案,美國人將什么都沒有,支付不起醫療、支付不起社保、支付不起國防。
另一邊,橋水基金 達里奧 也發出 警告,美國的債務已接近“死亡螺旋”,如果不采取措施,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經濟體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后果。
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川普認為,有。就是降息。
債務問題本質上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債務的規模,另一個是債務的利率。如果利率足夠低,接近零,甚至是負利率。那么,美國在能夠維持住信用的前提下,債務壓力也不足為懼。
有個很好的例子。
上述所列的2020年美國赤字數據3.13萬億美元,是美國建國以來的一個數據峰值,但是美國也從2020年挺過來了。
原因是什么?
正是因為,美國在2020年天量債務的當時,踐行了“零利率”,輕松化解了債務壓力。
正是基于這個“債務壓力=債務規模*債務利率”的邏輯 ,川普不斷炮轟鮑威爾為太遲先生,并公開地表達,美國的合理利率應該在1%附近。(見上圖)
特別是在當下,美國“大美麗法案”即將落地,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美國降息就顯得更加緊迫。
再來講講就業原因。
美國現在的就業問題其實很大。其中,有一個數據不斷地亮起紅燈,就是“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
據國金證券研究,2023年、2024年、2025年,連續三年的時間,“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都在不斷地增加。
每年同比增長接近5%。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美國現在每年需要失業金救濟的人數不斷增加,正是暗示著每年失業的人數在持續增加。
而美國的就業形勢很嚴峻,則又暗示著美國的經濟前景可能不如鮑威爾所預期的那樣強勁。
所以,如果經濟出現了問題,美國又有什么理由不加快降息呢?!
除此之外,美國5月份PEC數據也驗證了上述邏輯的合理性。
美國 5月 的 實際支出環比 下降 0.3%,實際收入環比 下降 0.4% 。 就是說,美國的整體收入是在下降,自然也帶動了消費的下滑。
當需求開始低迷時,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物價會上漲,經濟會通脹呢?!
問題來了。
就業、收入、支出都在惡化的預期里,美國企業、居民還會在如此高(4.25%的基準利率)的借貸環境里去購房、買車、旅游、消費嗎?
答案顯然是不會。
當個體的行為不斷地形成一致性的預期時,就會產生社會性的群體行為,這種行為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正是基于此,國際各大機構紛紛下調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
IMF團隊,預計 2025 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 1.8%。
高盛團隊,預計2025 年美國 GDP 增長預期將從 2.4%,大幅下降至1.7%。
先鋒領航團隊,預計2025年美國GDP增長預期將從2%,下調至1%以下,極度悲觀。
不過,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似乎好像對這一切都熟視無睹,依然舊調重彈,“ 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 ”。
只是這一次,美聯儲內部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反對鮑威爾。
美聯儲最新的點陣圖分布呈現明顯的雙峰形態,19名參與者中,7人預計年內不降息,8人預計降息兩次。美聯儲內部人員呈現出“要么零降息,要么兩次降息”的極端化趨勢。
面對如此就業,如此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公開表示,他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前降息。 請注意是9月“前”,而不是9月。
高盛集團也將美聯儲下一次降息的預期時間從 12 月大幅提前至 9 月。并且預計,美聯儲將在9 月、10 月和 12 月的會議上將各降息 25 個基點, 合計降息75個基點。
這一次,數據已經足夠多了,邏輯已經足夠自洽了,形勢也已經足夠嚴峻了。
相信,美國這次已經準備好降息:快則7月,慢則9月!
只需要7天!提升國際金融敏感度!
原付費會員專享權益,活動期間(7月3日-11日)限時免費開放!
?獨家音頻:交易日音頻,聚焦美元、黃金、原油等核心資產
?全球視野速遞:精煉分析國際市場關鍵動態與趨勢
?限時專屬福利:僅限7月3日-11日進群有效!群滿即止!
快閃群僅7天有效期!掃碼進群,過期不候!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立即掃碼添加助理,搶占席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