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坪山區教育數智化轉型實踐探索研討會暨坪山云端中心共同體建設交流活動”在深圳市坪山區未來學校成功舉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比較教育研究所原所長王素,深圳市坪山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秋來,來自廣州、成都、深圳等地教育專家、校長,坪山區云端學校負責人,AI賦能先鋒教師齊聚一堂,聚焦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評價、教師專業成長及區域教育協同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度思維碰撞與經驗交流。
兩節極具特色的現場課例率先登場,直觀呈現坪山區數智化教學實踐成果。
主會場內,坪山區未來學校教師陳苑茵與坪山實驗學校教師曾巧銘攜手執教七年級語文云端雙師課《井岡翠竹》,創新雙師協同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新活力。
分會場中,坪山區未來學校教師吳婉琪帶來小學數學《總復習:數與代數》。兩節課生成的課堂數據,成為AI課堂觀察報告的重要數據源,為后續利用AI進行教學診斷、學情分析和精準教研提供了實時樣本。
活動現場舉行坪山云端中心第二批入駐校授牌儀式,錦繡實驗學校、光祖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坪山學校、坪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正式加入坪山云端中心,這標志著坪山區在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邁出關鍵一步。作為區域云端中心的中心校,坪山實驗教育集團總校長詹翔分享了集團在AI賦能教育教學方面的豐富經驗,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校本方案。
坪山云端中心共同體建設交流活動在分會場同步開展,深圳市云端學校代表出席活動并參與研討。坪山區教科院詳細介紹過去一年活動開展情況及下學期工作規劃,各入駐校校長也展開熱烈互動,共同探討云端教育發展之路。
坪山區未來學校七年級語文教研組和一年級數學教研組,基于AI課堂觀察報告,帶來沉浸式教研展示。授課教師、科組長和學術委員會專家共同參與,通過數據解讀、自評互評與深度分析,生動展示如何借助AI工具實現精準教學診斷與高效教研,為數據驅動教研、助力教師成長提供了生動范例。
活動特別邀請成都市雙流區棠湖中學實驗學校東校區校長陳霞,作《數字化賦能:構建教育教學“5新”體系》主題報告,分享數字化賦能區域教育的系統框架與實踐路徑,為坪山區提供了寶貴的跨區域經驗借鑒。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王素教授帶來《人工智能賦能循證課堂與教師專業發展》報告,深刻闡述AI技術如何通過提供客觀、多維課堂證據,推動課堂教學從經驗判斷轉向科學循證,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力數據支撐。這一論述為坪山區深化數智化轉型,在構建循證教研體系、提升課堂質效、創新教師培養模式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此次研討會是坪山區教育數智化轉型的集中展示,更是凝聚共識、推動行動的重要契機。通過課堂樣本剖析、云端中心共建、前沿理念解讀和跨區域智慧交流,有效探索出技術賦能下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教育公平、助推教師發展的坪山路徑。
據介紹,隨著云端中心共同體持續拓展,坪山區將進一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構建更高質量的教育生態,為大灣區教育現代化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
采寫:南都記者 王童 通訊員 林權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