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唐山鴻達學校走進光明實驗小學開展“如何培育孩子的幸福力”家長專題培訓,旨在助力家長掌握科學育兒方法,搭建家校協同育人橋梁。本次培訓由鴻達學校金牌心理講師金鑫主講,光明實驗小學百余位家長參與,現場互動熱烈,收獲一致好評。
“孩子的幸福,是每個家庭的心愿,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培訓伊始,金鑫講師以這一直擊家長內心的問題開篇,結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與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幸福力”的內涵——它不僅是孩子感受快樂的能力,更是面對挫折時的韌性、與他人聯結的溫度,以及對生活的掌控感。針對當下部分家長在育兒中存在的“重成績輕心靈”“過度保護或嚴厲批評”等困惑,金鑫強調:“幸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過家庭引導逐步培育的能力。家長的角色,是成為孩子幸福力的‘播種者’與‘守護者’。
培訓中,金鑫講師系統分享了“四大幸福能力培養策略”,為家長提供可落地、易操作的實踐方法。
一是幫孩子構建積極自我,告別“空虛表揚”。 她指出,“你真棒”“真聰明”等泛化表揚容易讓孩子依賴外界評價,而通過“優勢語言轉換工具卡”,用“你今天主動和保安叔叔打招呼,媽媽看到了你的勇敢”等具體描述,能讓孩子清晰認知自身優勢,形成內在驅動力。
二是幫孩子管理情緒:從“表揚”到“接納”。 金鑫提出,孩子哭鬧、憤怒時,家長不應急于“制止”或“評判”,而是先接納情緒——“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委屈”,再引導孩子表達感受,逐步學會情緒調節,避免因壓抑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三是提升孩子的生活掌控力。 她建議家長適當“放手”,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決策(如規劃周末活動、整理自己的書桌),在“做選擇”中培養責任意識;同時通過設定“小目標”(如獨立完成作業、堅持一項興趣),讓孩子在“達成”中積累自信,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四是打造“家庭幸福啟動站”。 金鑫強調,家庭氛圍是孩子幸福力的“土壤”。她分享了家庭幸福實踐卡“每周落實1次感恩時刻”“快樂小瓶子”等實用方法,鼓勵家長通過高質量陪伴、平等溝通,讓家庭成為孩子感受愛、儲存能量的“安全港灣”。最后以一首“是媽媽是女兒”的歌曲結束了本節課程,也在告訴家長放手是家長一生的功課。
培訓過程中,家長們專注聆聽、認真記錄,積極與講師互動。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表示:“以前總覺得‘讓孩子成績好’就是幸福,聽完課才明白,教會他感受幸福、應對挑戰,比分數更重要。金老師的方法很具體,回去就能試著用起來。”
此次唐山鴻達學校走進光明實驗小學的培訓活動,不僅讓家長們對“幸福力培育”有了系統認知,更傳遞了“教育即生長,成長即幸福”的理念。鴻達學校副校長金鑫表示,將持續發揮自身教育資源優勢,深入開展家校共育公益活動,助力更多家庭破解育兒難題,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與智慧中,成長為“有幸福力”的人。(記錄者:常淑娟)
責任編輯:吳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