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徐謙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在東西部協作戰略部署下,浙江省永康市與四川省平昌縣緊密攜手,聚焦教育民生領域精準施策。近日,由永康市全額投入120萬元幫扶資金采購的67臺智能教學一體機,在平昌縣6所農村中小學正式投入使用,惠及3000余名師生,為山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在平昌縣筆山鎮初級中學的教室,嶄新的智能教學一體機成為課堂焦點。物理課上,教師輕點屏幕,復雜的電路原理通過三維動畫直觀呈現;英語課上,實景對話模擬功能讓學生們踴躍開口練習口語。該校學生吳城琳興奮地說:“以前上課只能看黑板,現在通過動畫、圖片學習,老師還能在大屏上直接畫圖講解,很多難懂的知識點一下子就明白了,學習也更有意思了!”
教學設備的迭代升級,讓一線教師感受深刻。有著多年教齡的李玲老師感慨:“過去用白板加投影儀上課,畫面模糊、反應遲緩,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現在的一體機觸控操作流暢,還能實時調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海量資源,課堂互動性明顯增強,教學效率大幅提升。”
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趙本洲介紹,此前全校僅有一間多媒體教室,遠遠無法滿足教學需求。“老師們上公開課需要提前一周預約,設備使用十分緊張。”如今,教學一體機實現班級全覆蓋,不僅解決了硬件短缺難題,更顯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現在孩子們每天都能上‘智慧課堂’,課堂參與度和學習主動性都提高了很多。”
這批智能教學一體機功能強大,具備高清顯示、觸控交互、遠程巡課等特性,可實時接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從根本上打破了優質教育資源難以進入農村課堂的瓶頸。為確保設備“用得上、用得好”,平昌縣建立了設備運維、教師培訓、資源共享三位一體的長效機制。
平昌縣人民政府總督學郭碩表示,將聯合設備廠家組建專業運維團隊,每月定期開展設備巡檢,組織教師技能培訓和教學應用活動,搭建縣域優質課共享平臺,實現城鄉學校優質教育資源互聯互通。
“教育幫扶是東西部協作的重要內容。”永康市掛職干部周建偉介紹,自兩地結對以來,永康市已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160萬元,實施教育幫扶項目9個,涵蓋教學設備升級、教師能力提升、校園環境改善等多個領域。此次一體機采購項目,正是雙方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專家論證,精準匹配農村學校信息化短板的重點成果。
未來,永康與平昌將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機制,積極探索“同步課堂”“名師結對”“云端教研”等新模式,推動永康優質教育資源與平昌實際需求精準對接,讓更多山區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