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是土木小生。
今天跟一個讀者朋友聊天,他在中字頭施工單位的屬地化分公司,項目離家100公里左右,開車的話要一個半小時,老婆就在當地相關單位上班,其實已經很好的。
如果能吃點苦,單程100公里,開車就是一個半小時左右,早上早點起,下班早點走,其實還是可以做到每天都回家的。
但是一來家里目前還只有一個車,給老婆上下班通勤用了,二來單程一百公里,每天回去的話油費過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叫他買個電動車,哪怕買個五菱的剁椒魚頭都行,然后注冊個順風車主,每天上下班帶個乘客,不求賺錢,只求平攤掉油費過路費就行。
結果他跟我說就算每天開車回家,到家里小區樓下也沒有地方停車,不是舍不得停車費,是沒有停車位。
其實我覺得他就是舍不得花錢買車,也舍不得每天來回200公里的油費過路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各大中字頭都在裁員降薪的大背景下,他一個人每天下班都回家,確實也不太好。
那就只好跟我們曾經發誓絕對不要成為那種人的那種人一樣了:長期不回家,每天下班了給家里打視頻電話,聽著孩子書說“爸爸,我好想你。”然后安慰孩子說“爸爸很快就回來”,掛掉視頻自己又獨自傷感了。
2
我想起我第一次痛風發作的時候。
那時候人還年輕,體力很好,前一年還有精力有體力去參加半程馬拉松賽事,日常拉練跑個五公里只是熱熱身,跟同事喝酒擼串都是踩箱喝,下班了就在工地門口小賣部和燒烤攤買點吃的喝的,跟同事在辦公室把門一關,一邊看電影一邊喝,兩扎起步。
第一次痛風發作的時候,我因為并不知道是痛風,只知道痛得深入骨髓,腳趾頭都動不了,動一下全身跟觸電一樣,只能躺在工地宿舍,叫同事幫買了拐杖,一瘸一拐下了樓去了醫院,檢查之后才知道是痛風。
那時候你知道我多絕望嗎?離家千里遠,在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工地上,最近的小縣城有十公里,舉目無親,自己還動不了,吃飯都要請別人幫忙送。
而且那是第一次痛風發作,很痛,痛到下不了地,痛到我都開始懷疑人生準備留后事了,在想自己要是真就這么一病不起了,該怎么辦?
就是這個原因,促成了我的離職和跳槽,我不想再在一個離家千里舉目無親的工地上待著,我怕真有點什么事情,很多事情都來不及。
跳槽之后雖然也還是在工地,但是百公里之內有不止一個親戚,還是有點安全感的。
3
所以,我在想,家,對工程人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有些人明明具備每天回家的條件,卻為了省點油費過路費而舍不得每天回去;
有些人就算是具備每天回家的條件卻也不想每天回家,寧愿自己在工地上待著,每周回家一次;
有些人天天想回家,可是一放假,最多在家待個三五天就迫不及待想要回工地,覺得已經無法融入到家里的氛圍了。
與我而言,我現在真的很想結婚成家,想下班以后能夠有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哪怕再晚我也會回去,哪怕第二天早上五點半起來趕赴工地。
真不想每天伴著混凝土振動棒的聲音睡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