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某餐廳近日一則招聘啟事引發爭議。費大廚辣椒炒肉門店招聘服務員,明確標注要求“本科學歷以下勿擾”。工作內容是什么?竟是最基本的桌椅清潔、接待顧客。
面對質疑,門店回應是“前任店長的鍋”,辯解實際招聘“并非只看學歷”,但隨即一句“本科員工晉升空間更大”、“一兩年晉升為店長”卻透露了玄機——所謂“綜合考量”,本質依舊是學歷至上。
這是對餐飲服務業專業核心的顛倒。端盤子、擦桌子所需的服務熱忱和勞動技能,何時需“本科”文憑背書?分明將“學歷”化為冰冷的特權令牌,堂皇扼殺能力至上原則——任你再有經驗、再勤勉踏實,無“本科學歷”護體,便難以叩開餐廳大門,遑論晉升通道?此種邏輯下,門店實質在傲慢宣告:學歷并非資格證明,而成了排擠平凡奮斗者的利器。
這非獨立現象,而是“文憑通脹”漩渦中一場殘酷游戲。“本科多如狗,碩士滿街走”的調侃背后,市場把過度教育視為篩選捷徑,實則侵蝕公平競爭土壤。高學歷人群擠占了本不該設限的崗位,而真正需要專業深造和科研深耕的領域卻顯“洼地效應”。看似抬高招聘門檻,實乃人力資源的奢侈浪費。
網友的調侃銳利如刀:“難道刷盤子需要分析摩擦系數?”“下一步廚房是否得招博士?”這類辛辣諷刺恰恰挑破了“學歷歧視”的荒謬本質。當普通服務員崗位也需“本科起步”,社會向年輕人傳遞的是怎樣的扭曲信號?——“學歷決定賽道,賽道分貴賤”。就業者的價值焦慮在無形中被推上陡峭懸崖。
餐飲服務并非“低端工作”,其本質需要服務情感的溫度和專業技能的支撐。優秀服務員洞察顧客需求之敏銳、處理突發狀況之靈活,以及團隊協作的智慧,哪一項能從書本答卷中自動生成?文憑印在紙上,但服務的溫度與分寸卻刻在人心里。海底撈曾推出管理崗內部競聘機制,不少沒大學文憑的服務員憑優秀表現躍升店長,正是“實力大于紙張”的明證。
過度崇拜學歷不是尊重人才,而是讓整個社會陷入一場能力認知的饑荒。當所有工作都以學位標高時,再無人看得見職業本真的質地。職業發展自有其脈絡,絕非僅依憑一紙文憑就能高歌猛進;而服務從業者真正的尊嚴,向來凝結于雙手間的辛勤和向顧客傳遞的溫度之中。
學歷焦慮與人才浪費的循環必須打破。費大廚門店“唯本科學歷”的招聘邏輯看似提高效率,卻扭曲了用人本質,制造就業壁壘,也透支了社會對教育和人才分配的信任理性。唯有力爭回歸“能力本位”,才能真正解放人才,點亮每個崗位的尊嚴光輝。
文憑可以是敲門磚,但絕不該是壓垮職業尊嚴的那根稻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