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專機
印度外長蘇杰生最近對中國的表態引發印度和美國的關注,而且證明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印太戰略”正在失衡。他表示印度追求的是和中國“穩定關系”,但如果說對華的立場和對美關系掛鉤,這種說法很誤導人。蘇杰生多次強調他們不想“選邊站”的表態,這和他們之前所說的“站出來對抗中國”有很大區別。只不過上次是蘇杰生面對國內的民眾,這次是國際上的記者,說的是完全不同的話。
印度外長蘇杰生
報道還提到,現在美國要盡力拉攏印度簽署所謂的“貿易協議”,但莫迪政府無論如何不想跟。印度前些天給美國講價,結果到最后美方大為不爽,沒有選擇和他們“簽單”。特朗普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印度要給他們“好處”,但美國不一定會給印度好處;如果印度不給,那么就會受到懲罰。蘇杰生這次明確表態,聲稱不想影響和中國的關系,其實已經將所有事情說明白了,他們還是選擇和美國周旋下去。之前印度還抱有希望“代替中國供應鏈為之”,中美談判之后,這種想法也落空了。
印度總理莫迪
印媒3日報道,當前莫迪已經乘機離開印度,前往非洲國家加納和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國家訪問,行程長達8天時間。這次莫迪政府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合作事項:他們要和非洲以及南美洲談礦產合作,還有貿易合作。近年來這里是中國重點踏足的地方,尤其是稀土領域,中國正在非洲和南美打開市場。前段時間印度提出所謂“和中國關鍵礦產競爭”的策略,不久后印度總理莫迪就開啟了這趟訪問,必然是不尋常的事情。
莫迪此前在聯合國
莫迪訪問一趟,印度稀土就能崛起了嗎?行業人士認為,莫迪多少還是有點眼高手低了。其一是印度稀土產業鏈嚴重斷裂,其“國家稀土公司”長期處于半休眠狀態,缺乏先進設備和技術人才。其二是印度雖然“有骨氣”不依賴中國,但他們之前的稀土礦石大部分不得不送往日本進行加工,說白了還是沒有自助產業鏈。其三是莫迪的撥款遠遠不夠,印度要突破技術瓶頸,建立起完整、先進的稀土加工體系,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發,憑借他們腦袋一熱也是不夠的。
蘇杰生在會議上
印度的“自信”來自于他們巨大的稀土儲量,此前印度準備投入350億至500億盧比啟動本土稀土增產計劃,其商務和工業部部長戈亞爾也曾表示,印度正積極開發稀土資源,或將成為中國稀土的替代品。再者來說印度國內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等地,這些地區由反對黨控制,過去幾次嘗試擴大稀土開采都遭遇地方政府行政阻力,從土地征用到環評審批一樣都不過關。印度雖有取代中國稀土供應地位的野心,且莫迪通過訪問加納等國為其稀土戰略布局,但最后的結果可能會讓他們“不盡人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