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但是在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是選了又選,誰都想選擇一個好就業的熱門專業。
不過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忽略了一個相對冷門卻非常好就業的專業,那就是“殯葬專業”。
特別是當湖南某高校殯葬專業的課表在網絡曝光時,“周易基礎、3D遺體修復、高度腐敗遺體處置流程”這些專業就像一塊石頭投入湖面,瞬間激起全網熱議。
有人盯著周易風水的課程名稱直呼玄學,有人看到遺體修復實操的描述感到脊背發涼,而學這些的學生,畢業后究竟要做什么?
課表上的每個字都是硬功夫
在多數人的想象里,殯葬專業或許帶著幾分神秘色彩,尤其是周易基礎這類課程,很容易被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簽。
但當你翻開學生的筆記本就會發現,這門課的作業里找不到一句算命口訣,取而代之的是建筑方位與喪葬心理影響分析”。
它用數據模型計算墓地朝向對家屬哀傷情緒的緩解效果,用心理學量表評估不同宗教群體對葬禮空間布局的偏好。
在《遺體修復技術》課的實訓室里,3D建模軟件屏幕上顯示著殘缺面部的三維數據。
學生們正用特制黏土一點點還原輪廓,旁邊的操作臺上,擺放著模擬不同創傷狀態的面部模型,有的模擬車禍后的凹陷,有的復刻燒傷后的蜷曲,連皮膚的紋理和色澤都與真實遺體高度相似。
到了大二的實訓課,挑戰更是升級到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極限。
老師會帶著學生走完遺體處理的全流程,從現場勘查時如何記錄遺體位置與環境細節,到清潔時如何避開尖銳物體防止二次損傷,再到組織重建時如何用縫合線固定碎骨,每個步驟都被拆解成毫米級標準。
有學生在課后日記里寫:“第一次接觸高度變形的模擬遺體,手套里的汗把鑷子滑得直打轉,口罩根本擋不住模型釋放的腐敗氣味,下課沖到洗手間吐了三次?!?/p>
這些看似驚悚的課程,本質上都是嚴謹的科學訓練。
《殯葬心理學》要分析基督徒、佛教徒等不同信仰者的哀傷表達差異,避免在儀式中觸碰禁忌。
《火化設備操作》需要精準控制爐溫,確保不同材質的骨灰盒在高溫下穩定燃燒,就連最基礎的《遺體接運》,都要學習特種車輛駕駛、遺體固定的力學原理,避免運輸過程中對遺體造成二次傷害。
正如一位專業課老師所說,我們教的不是膽量,是讓學生明白每一步操作,都是對生命最后的尊重。
“冷崗位”被瘋搶
還沒畢業就被三家殯儀館約談,底薪8000起,績效好能破萬,這是江蘇某高校殯葬專業大四學生小林的就業現狀。這樣的搶手并非個例,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殯儀館每年新增崗位超4000個,但殯葬專業畢業生年均不足600人,供需比懸殊到1:7。
北京、上海的高端殯葬機構更舍得花錢,具備風水學與禮儀策劃雙背景的畢業生,不僅能拿到13薪,還能享受季度獎金,優秀者入職一年就能攢下首付。
但高薪的背后,是崗位對專業技能的嚴苛要求。
墓園管理崗不再是看墳地,而是要熟練操作GIS地理信息系統,規劃墓地布局、計算綠化覆蓋率。
殯儀策劃師得同時要懂心理學和舞美設計,能根據家屬需求設計個性化告別儀式,有人要在儀式上播放逝者生前喜歡的爵士樂,有人希望用3D投影重現逝者的人生片段。
就連最基礎的遺體接運員,都得持有A1駕駛證和遺體防腐初級證書,這些都缺一不可。
以前殯葬館招人只要膽子大就行,現在不行了。
曾經有一名非專業的員工,給遺體穿壽衣時不懂力學,把逝者的手臂掰折了,家屬鬧到單位,最后賠了十幾萬。
正因如此,行業更愿意花高價搶專業畢業生,他們經過四年系統訓練,知道如何用最小的動作完成遺體清潔,懂得不同宗教儀式的禁忌,甚至能通過3D建模遠程給家屬確認遺體修復效果,這些都是半路出家的從業者難以替代的。
光鮮背后的代價
盡管月入過萬,殯葬行業新員工半年內的離職率卻高達43%,因為這個行業的光鮮背后,藏著外人難以想象的身體與心靈代價。
另外社會偏見則像一把“軟刀子”,慢慢割著從業者的生活。
南京某殯儀館的禮儀師小李,春節回老家拜年時,親戚們刻意和她保持距離,有人小聲議論“她碰過死人,不吉利”。
更荒誕的是,她在相親時,對方直白地問:“你這工作,是不是得生辰八字特別硬?”這些偏見讓很多從業者學會了隱藏職業。
而能在這個賽道走得遠的人,往往具備一些特殊特質,而這些特質,從入學面試時就開始被篩選。
院校的入學面試里,有個串珠測試很特別,考官會和考生聊死亡話題,比如“如果你的親人離世,你會如何處理后事”,同時讓考生用細線把米粒大小的珠子串成指定圖案,這個測試考的是壓力下的精細動作能力。
湖南某高校的教授觀察十年新生后發現,最終成為這個行業精英的,都是能理性看待死亡的人。
他們不會把遺體看作恐怖的東西,而是視為需要被認真對待的個體,他們會主動研究不同文化的喪葬習俗。
比如埃及木乃伊的防腐技術、北歐的樹葬儀式,甚至關注國際上新型的冰葬、骨灰鉆石等環保殯葬技術,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禁忌話題,而是值得研究的專業課題。
殯葬專業的課表或許還會引發爭議,這個行業或許永遠帶著特殊標簽,但對那些選擇它的人而言,這只是一份需要專業與堅守的工作。
當別人在招聘會上為一個崗位擠破頭時,他們帶著四年修煉的技能被提前預訂,當都市白領抱怨996時,他們在深夜的操作臺上完成毫米級的修復。
這群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守護著生命最后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