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7月3日報道,美國政府當天通知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允許其重啟向中國商飛供應噴氣發動機。這是美國近期解除對華限制的又一動作。其實在這之前,美國就已經有了不少松動的跡象。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政府向兩家能源公司發函,撤銷了對其向中國出口乙烷的限制。同一天,德國西門子公司也收到美商務部通知,其在華開展業務無需再獲“政府許可”,這意味著美方解除了對華芯片軟件的出口禁令。
特朗普(資料圖)
而在6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反駁了主持人對中國的指控,還稱“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些舉動都釋放出美國對華政策有所調整的信號。美國之所以做出這些讓步,和自身的需求脫不了干系。就拿稀土來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83.7%的稀土依賴中國供應,重稀土依存度更是高達97%。6月份,美國福特公司就因為稀土短缺關閉了芝加哥工廠。
盡管美國和澳大利亞、蒙古國簽了礦產協議,但這些國家80%的稀土原礦都得送到中國精煉,因為中國掌握著全球92.3%的稀土分離產能和86%的深加工專利。美國想構建自主稀土供應鏈困難重重,缺乏有商業價值的自然儲備、專業工程師稀缺、企業利潤微薄,美智庫都說美國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還得十年時間。在芯片領域,美國之前限制對華出口芯片設計軟件,可這對兩國企業都造成了損失。現在解除限制,也是為了恢復正常的貿易往來。
特朗普(資料圖)
還有乙烷出口,美國近一半的乙烷出口份額都銷往中國市場,之前的限制讓不少船只在墨西哥灣沿岸滯留數月,解除限制對美國企業來說也是迫切需要。而中國在這場博弈中,手里的牌可不少。就說稀土管控,中國已經多次用出口管制回應美國的技術封鎖,從鎵和鍺的出口,到把7類中重稀土納入出口審批清單。在能源方面,中國和沙特的乙烯合作項目在福建取得重大進展,預計2026年投產,年產乙烯可達150萬噸,還能帶動上下游2000億投資。
這讓中國在乙烯生產原料供應上有了更多保障,不再過度依賴美國乙烷。芯片軟件領域,國內EDA軟件的自主研發也從未停歇。美國的這些讓步,也和特朗普可能訪華有關。有消息稱,特朗普打算帶著CEO代表團訪華,為了展現誠意,美國政府近期解除了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但中方的態度很明確,商務部多次強調,如果美方不取消歧視性限制,中國會繼續采取必要措施維護正當權益。
特朗普(資料圖)
從現在的情況看,中美關系可能會在“合作—對抗—談判—再對抗”的循環里反復。但中國有足夠的底氣和耐心,因為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目標是讓全球貿易格局穩定運作,而不是和美國搞對抗。美國要是一直不拿出誠意,中國在稀土、鎵、鍺等更多關鍵礦產上收緊管控,美國的產業鏈恐怕會面臨更大壓力。事實擺在眼前,和中國作對沒好處。美國要想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還是得認清現實,和中國真誠合作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