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訊 就在NBA交易市場暗流涌動之際,籃網隊新星卡梅倫-托馬斯的名字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冰冷現實。據知名美媒Fullcourtpass轉載資深記者Jake Fischer的最新報道,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浮出水面:這位上賽季場均能轟下24分的年輕得分手,在當前的交易市場中竟然“毫無行情”。
單看基礎數據,托馬斯的得分爆發力毋庸置疑。上賽季代表籃網出戰的25場常規賽中,他場均能砍下24.0分,同時貢獻3.3個籃板和3.8次助攻,投籃命中率保持在43.8%。這份成績單放在任何年輕球員身上都足夠亮眼。
華麗的數據表并未點燃各隊經理的交易熱情。這鮮明的反差立刻引發熱議——一個場均24分的得分手,為何在交易市場上無人問津?
深入分析,托馬斯的“遇冷”并非全無道理。高得分背后往往藏著效率瓶頸,43.8%的命中率對于主要依靠持球進攻的后衛而言,只能算中規中矩。更關鍵的是,他在防守端的投入和效果一直被認為是明顯的短板。在現代NBA強調攻守平衡的體系下,防守端的弱點會被無限放大,極大影響他在場上的凈效率值。
此外,托馬斯的打法更偏向于持球核心,需要大量球權支撐個人進攻,這與許多追求團隊配合、強調無球跑動和空間拉扯的球隊體系存在天然沖突。能否融入新體系,是潛在下家必須掂量的風險。
最后,籃網隊自身正處于微妙的十字路口。在送走杜蘭特、歐文、哈登后,球隊雖未徹底擺爛,托馬斯作為隊內為數不多具備自主開發進攻能力的年輕資產,籃網對其要價想必不低。當其他球隊評估其場上價值與潛在成本(包括交易籌碼和后續可能的頂薪合同)時,高得分數據帶來的光環,很可能被防守短板、效率疑慮及適配風險所抵消。
NBA交易市場的估值體系從來不是簡單的數據疊加??穫?托馬斯的現狀,生動詮釋了這一點——個人得分的高光,未必能照亮通往新球隊的道路。這位籃網新星若想真正提升自己的交易價值,甚至在未來爭取頂薪合同,恐怕需要在提升效率、精進防守或證明其打法能適配勝利體系等方面,給出更有說服力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