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揭曉答案了!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越南GDP同比實際增長7.96%,上半年的增長率為7.52%。同時,越南統計局還將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由初值的6.93%,上調至7.05%。
從產業結構看:三大領域齊頭并進,越南二季度的農業溫和增長3.89%,工業與建筑業強勢攀升8.97%,而服務業以8.46%的增速成為最大貢獻者,拉動經濟半壁江山——貢獻率為51.18%。
制造業再一次成為核心驅動力——上半年發加工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達10%,顯著高于整體水平。電子、紡織等產業產能持續釋放,推動工業部門對GDP的增長貢獻率超四成。
外資注入則為經濟注入強心劑——上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注冊額突破215億美元,同比激增32.6%;實際到位資金約為117億美元,增速也達到了8.1%,為五年內最佳表現。
與之呼應,企業信心明顯回暖——上半年的新注冊及復工企業超15.27萬家,較退出企業多出20%以上,僅6月單月新設企業就達創紀錄的2.44萬家。
貿易高光下的“關稅陰影”
前6個月,越南貨物類商品出口金額為219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4%;進口金額為2122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7.9%。由于進口增幅再度超過了出口,導致:越南上半年的外貿順差跌至76.3億美元。
與上年同期的121.5億美元順差金額相比,暴跌了37.2%。這就是南生所說的“貿易高光下的關稅陰影”——單純查看出口、進口數據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無比的光鮮亮麗,但順差卻在暴跌。
更加重要的是,這已暴跌很多的順差金額還是外資企業貢獻的。依然以今年前6個月的數據為例,出口的2198.3億美元中,越南內資企業僅貢獻582.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例下滑至26.5%。
而在越南境內的外資企業出口金額卻是1615.5億美元,占比73.5%。再看進口,2122億美元的商品中,728.2億美元是越南本土企業貢獻的,占比34.32%;1393.8億美元是外資企業貢獻的,占比65.68%。
2025年上半年,越南內資企業出口582.8億美元,進口728.2億美元,逆差145.4億美元。在越南境內的外資企業出口1615.5億美元,進口1393.8億美元,順差221.7億美元。
這組對比鮮明的數據,無情地揭示了越南經濟“高光”表象下的深層隱憂:
外資主導的“虛假繁榮——越南亮眼的進出口增長和整體經濟數據,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資企業驅動的。高達73.5%的出口和65.68%的進口由外資企業完成,其創造的221.7億美元順差雖然支撐了國家層面的整體順差,卻掩蓋了本土企業的嚴重困境。
這種高度依賴外資驅動的模式,使得越南經濟的“肌肉”——真正代表其本土競爭力的部分,顯得相對羸弱。一旦全球產業鏈布局調整或外資流向生變,這種繁榮的根基可能動搖。
本土企業的“失血”困境——越南內資企業的表現令人擔憂。上半年,其出口額(582.8億美元)顯著低于進口額(728.2億美元),形成了高達145.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這意味著越南本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賺取的外匯,遠不足以支付其生產所需的進口原材料、零部件、設備和技術。這種持續的“失血”狀態,嚴重制約了本土企業的資本積累、技術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內資企業出口占比下滑至26.5%,更凸顯了越南本土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邊緣化。當“世界工廠”遭遇“美國優先”時,當前的貿易高增速既展現經濟彈性,也掩蓋不住供應鏈重構的暗流洶涌。
“兩頭在外”模式的代價——外資企業(尤其是出口導向型制造業)在越南的運營,很大程度上是“兩頭在外”的模式: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場銷售。
這種模式雖然快速拉動了GDP、創造了就業、貢獻了順差,但其在越南本土的經濟“根植性”有限——而越南本土供應鏈從中獲益的程度相對不足。若本土企業無法同步提升出口競爭力,整體順差被侵蝕甚至轉為逆差的風險將持續存在。
越南下半年的經濟與外貿突圍之路
展望下半年,越南經濟站在增長與風險并存的十字路口——政府堅持全年增長8%的目標,計劃通過三大路徑發力:一是加速公共投資撥付,年內建成3000公里高速公路及1000公里沿海公路。
二是激活內需市場,推動商品零售與服務業營收增長。三是深化17項自貿協定利用,拓展出口多元化。
然而貿易戰陰云仍是最大變數!渣打銀行報告顯示,越南制造業PMI連續三月低于榮枯線,其吸引外資的兩大優勢——勞動力成本與關稅紅利,正同步削弱。
若美國關稅正式落地,專家預測:越南對美出口每降1%,GDP增速將減少0.08個百分點。胡志明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的感慨道出企業普遍憂慮:政策突變讓我們不敢追加投資,現在連招聘都困難。
越南亮眼的半年成績單背后,一場關于全球化韌性的壓力測試正進入關鍵階段。當“世界工廠”遭遇“美國優先”,7.52%的增速既展現經濟彈性,也掩蓋不住供應鏈重構的暗流洶涌。
下半年,這個東南亞經濟體必須證明:它能一邊在貿易戰的刀尖上行走,一邊維系全球資本對“越南奇跡”的信仰。畢竟,真正的挑戰不在于能否達成8%的目標——即使是7%,也很高啊。
南生認為這些都不是重點,考驗越南當局的是:當關稅鐵幕落下,當貿易戰即使有所緩和但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是否已為經貿增長找到新支點——在享受外資驅動帶來的繁榮之際,如何治愈本土企業的“失血”之痛。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