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二十余年的助產工作中,僅有兩次遇上這種情況。”普瑞醫院總護士長、資深助產士李娟說道。
近日,一例罕見的“面先露——頦后位”寶寶在普瑞醫院平安降生。作為發生率僅0.8/‰-2.7/‰的特殊胎位,對于多數產科醫生和助產士來說,“面先露”是只在教科書上見過的罕見病例。
從產程中敏銳識別,到逐級評估確診罕見胎位,再到緊急轉剖宮產守護寶寶誕生,普瑞醫院多學科團隊用行動證明,醫學的邊界或許會有“罕見”,但專業的堅守從來沒有“例外”。
極罕見!“好奇寶寶”特殊面先露
普瑞媽媽雨薇是一名金融理財顧問,她的老公王寧曾是羽毛球全國冠軍,現如今是一名大學老師,2023年底,他們在普瑞醫院迎來了第一個寶寶福米。
△一胎出月子時,夫妻二人送來兩面錦旗
一胎產檢、分娩、月子的專業、舒適體驗,讓這對高知夫婦二胎也堅定選擇了這里。
不久前,臨近預產期的雨薇夜間出現了不規律宮縮,咨詢了孕期首診醫生后,她和老公當晚來到了普瑞醫院待產。
一入院,雨薇就入住了LDR家化產房,她的專屬助產士劉婷全程陪伴,通過分娩球活動、按摩等方式促進宮縮,推動產程。開二指時,經監產的麻醉醫生評估后,雨薇打上了無痛。難耐的陣痛緩解了,她得到了充足休息,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卻不知,在胎心監護儀的滴答聲中,一場始料未及的“特殊考驗”正在悄然發生。
兩小時后,劉婷敏銳地發現,雖然產程持續進展,但雨薇的宮縮卻較前減弱,為了加速產程,保障母嬰安全,產科醫生評估相關指征實施了人工破膜。
在之后的內檢中,雨薇的宮口順利開到了4個公分,然而,當劉婷觸碰到先露部位時,手上的觸感讓她驟然警覺,不似平常硬硬的胎兒頭頂,而是柔軟的條狀,胎頭貼合的也不好。“我一摸到就感覺不對勁,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觸感。”劉婷回憶。
帶著職業敏感,她進行更細致的觸診,“起初我以為是手指,但仔細多摸了幾下后感覺不對勁,沒有摸到關節,也只有一根,似乎更像是寶寶的嘴巴。”
雖然只是“似乎”,但作為在產房工作15年的“老將”,憑借多年的助產導樂經驗,劉婷腦海中立即聯想到了一個極其罕見的可能:面先露。
硬處理!緊急剖宮產助力寶寶誕生
帶著這樣的推測,劉婷迅速呼叫產房值班的二線醫生,再次觸診時也摸到了柔軟的嘴巴,還觸到了下巴,高度懷疑是面先露。
隨即,聞訊趕來的婦產科主任醫師做出進一步評估,并進行床旁彩超檢查,最終結果證實了“面先露”,且是頦后位。這是一種無法自然分娩的胎位,必須立即手術,否則母嬰都會有危險!
爭分奪秒,普瑞醫院多學科團隊一邊啟動緊急剖宮產預案,一邊細致向雨薇和家人解釋寶寶特殊體位進行剖宮產的必要性。面先露頦后位時,胎頭處于極度仰伸狀態,不能適應產道的彎曲,會導致梗阻性難產,危害母嬰安全,因此需要盡快剖宮產娩出寶寶。
雖然更希望順產分娩,但雨薇和家人在聽完醫生細致明晰的說明后,立刻明白了情況的緊迫性,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緊急剖宮產的手術方案。
消毒、麻醉、進腹……婦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助產士等多學科專家緊密協作。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嘹亮,一個仰面朝天的“好奇”寶寶順利誕生,體重3930克,母女平安。
如今,雨薇和寶寶愛米已順利入住普瑞醫院母嬰護理中心,在專業醫療團隊的照護下,開啟新的親子時光。
揭秘特殊體位——面先露
面先露是胎頭以極度仰伸姿勢進入產道,顏面部最先露出,多于臨產后發現。面先露時,根據胎兒面部和母體恥骨聯合的位置關系,可分為頦前位或頦后位。
頦前位時,如產力強,無頭盆不稱,胎心正常,可給予陰道試產,如果頦后位沒有轉為頦前位,胎兒額頭(前囟)會被壓向產婦恥骨聯合。這種胎位妨礙了胎頭在分娩過程中為適應產道而進行的必要屈曲動作,可能導致子宮破裂、胎頭受壓過久引發顱內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母嬰不良結局。
因此, 除極早早產兒外,頦后位是無法經陰道分娩的,必須及時采取剖宮產。
通訊員林彥汝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