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他們開出了上億美元的簽約獎金。”當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在播客中輕描淡寫提及Meta的挖角戰時,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才爭奪戰已見分曉——盡管對方開出天價,但核心團隊無人離職。
這位科技新貴用一句諷刺為商戰收尾:“提供高額預付保障性薪酬的策略,無助于建立企業競爭文化,反而會分散實際工作注意力。”
一方面,奧特曼氣勢上肯定不能輸,另外一方面,他說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不過,這兩年來展露野心的奧特曼已經成了不少硅谷大佬們的“公敵”。
比如,他與曾經合作伙伴馬斯克的口水仗持續升級;他還跳過黃仁勛,積極擴大投資陣營、加快落地與臺積電合作造芯、建廠計劃;在消費電子領域,他剛與蘋果締結盟約,轉身便收購其首席設計師的創業公司,將戰火燒到了硬件腹地。
在此之前,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的好人緣和好名聲幾乎遍布硅谷。
硅谷的大佬們從不吝嗇對奧特曼的贊美。曾經被譽為PayPal(硅谷科技圈內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非正式組織)“黑幫教父”的彼得·蒂爾曾這樣評價奧特曼:“他也許不在地理意義上的硅谷中心,但絕對是硅谷精神的核心。”
彼得·蒂爾
硅谷創投教父保羅·格雷厄姆也評價他說:“你可以把他空投到一個食人族居住的島上,五年后再回來,他肯定已經成了國王。”
那么,為什么奧特曼前后的反差會如此之大呢?是競爭所致,還是他本就如此?
硅谷寵兒:最擅長聊天的CEO
1985年,美國中西部一個典型的猶太中產家庭迎來新生命。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房地產經紀人杰里·奧爾特曼與皮膚科醫生康妮·吉布斯坦或許不曾想到,他們的孩子山姆·奧特曼將成長為改變人工智能進程的關鍵人物。
奧特曼自幼便天賦異稟,8歲時就展現出驚人的編程天賦,18歲以全額獎學金叩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大門,大一結束后,他在學校吳恩達教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實習,接觸并研究人工智能與計算機科學。
別看山姆·奧特曼外表看起來很靦腆,實則極擅長社交,內心有著強烈的掌控欲。
奧特曼的弟弟回憶兒時游戲場景時提到,奧特曼十分在意輸贏,常說“我必須贏,一切由我說了算”。其導師保羅·格雷厄姆也說,奧特曼最強大的能力是駕馭權力的手腕,在人際關系中喜歡主導。
這其實與奧特曼的價值觀緊密相關。他曾表示,人生成功的秘訣是要盡早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以前以為自己可以單打獨斗,但后來意識到沒有人能完全避免同伴的影響,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
與典型科技公司 CEO 不同,奧特曼將更多時間花在與外部溝通和社交上,他很早就已開始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
在創立 OpenAI 前,他在 YC 投資公司擔任 CEO 時,就擅長組局、促成交易,日常工作包括處理高層問題、聯系創業公司、協助創始人尋找合伙人或客戶以及幫助風險投資人匹配項目。
2015 年 4 月,30 歲的奧特曼與埃隆·馬斯克共同創立 OpenAI,旨在確保人工智能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此后,奧特曼四處奔波,結識技術大佬、尋求機構融資。ChatGPT 爆火后,他更是頻繁出席各類峰會和采訪,與微軟納德拉、英偉達黃仁勛等科技圈大佬關系融洽。
這樣的做法確實為OpenAI帶來了高速發展。過去六年,微軟持續對OpenAI進行投資,累計金額高達130億美金,成為其最親密的合作伙伴。
與英偉達黃仁勛的交往也是如此,據SemiAnalysis 2023年數據統計,OpenAI使用了約3617臺HGXA100服務器,其中包含近3萬塊英偉達GPU,微軟作為芯片供應方成為英偉達頭部客戶。
在這一時期,“友善”“真誠”成了奧特曼的代名詞。即便曾有個別大佬對他有過誤會,但在ChatGPT徹底點燃硅谷科技圈乃至全世界后,雙方也都冰釋前嫌、重歸于好。
比爾·蓋茨就曾對奧特曼看走眼過,他曾反對納德拉投資OpenAI。然而,ChatGPT爆火后,這位前輩將自己所有的溢美之言都送給了這個晚輩,稱在比自己小30歲的奧特曼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看到了兩人都擅長看到即將到來的轉折點,并且成為轉折點的重要加速者。
就連現在的對手扎克伯格,也曾毫不吝嗇地稱贊奧特曼考慮周全、態度認真,并對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雄心壯志表示贊賞。奧特曼還曾加入了扎克伯格創立的AI制藥公司。
然而,在硅谷這個名利場,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關系破裂:利益紛爭下的聯盟瓦解
第一道裂痕出現在2018年。彼時,馬斯克帶著滿腔的怒火與失望,毅然決然地撤出OpenAI董事會。這場紛爭的源頭,是對人工智能倫理的深刻分歧,而分歧的升級,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價值高達974億美元的收購博弈。
當馬斯克向非營利組織遞出天價支票時,奧特曼果斷拒絕,還在X平臺發帖回懟:“不,謝謝,但如果你愿意,我們將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X的前身)。”
后來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奧特曼更是對馬斯克進行人身攻擊,稱“他可能一生都處于不安的狀態,我很同情他。”
時間來到去年,馬斯克一紙訴狀將奧特曼告上法庭,指控他們違背了公司非營利性質的創始原則。曾經,這兩位在AI安全峰會上還能把酒言歡、稱兄道弟的盟友,如今卻在法庭文件與媒體頭條上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往日的情誼早已蕩然無存。
在芯片戰場上,彌漫的硝煙則更為濃烈。
隨著芯片價格的持續攀升,OpenAI辛苦研發人工智能所賺取的利潤,大量地“上供”給了英偉達。更為棘手的是,GPU短缺這一不可控因素,如同沉重的枷鎖,嚴重制約著AI公司的發展步伐。
2023年中,奧特曼在閉門討論中抱怨,GPU短缺打亂了OpenAI的短期計劃。GPT - 4發布前期,他本計劃把ChatGPT的上下文長度提升到32k token,但上線后很久都未能實現。
作為掌控欲強的一方,奧特曼無法接受OpenAI受制于微軟和英偉達。于是,從2024年初,他頻繁與韓國芯片巨頭三星、SK探討合作,又與臺積電以及中東投資者談判,還透露出計劃籌款7萬億美元造芯,重塑全球半導體行業。
與微軟的關系也充滿波折。OpenAI希望削弱微軟對其AI產品和計算資源的控制,并獲得微軟對其轉型為營利性公司的支持。
雖然后來OpenAI拆分出了營利性部分并一直在融資,但今年5月微軟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奧特曼只是遠程連線為微軟站臺,與去年現場出席相比,誠意大減。
如今的奧特曼,曾經是硅谷大佬們備受追捧的“團寵”,然而現在,卻似乎成了硅谷科技大佬們的“公敵”。曾經那些助力他走向成功、為他搭建人脈橋梁的人,如今卻成了他實現更大野心的“擋路者”。
從革命者到壟斷者
在OpenAI創立之初,這個非營利組織承載著硅谷最純粹的技術信仰:通過開源技術打破谷歌的算法壟斷,確保AGI的福祉惠及全人類。
但大模型的研發很快暴露出殘酷現實——這本質上是一場燒錢游戲。奧特曼需要持續注入資金與資源,為公司發展補充彈藥,甚至不得不與曾經的戰友馬斯克走向對立。
目前,ChatGPT周活躍用戶已達8億,龐大的用戶量讓公司GPU集群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團隊也疲憊不堪。與此同時,OpenAI估值突破3000億美元,成為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項目之一,奧特曼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
而這一次奧特曼與硅谷權力階層的割裂,也是為了獲取更持久的發展動力,畢竟商業化的道路上,利益最大化是繞不開的法則。
所以奧特曼一邊推進融資開源,密集接觸中東資本,最終促成Thrive Capital、阿聯酋主權基金等參與的66億美元融資。一邊實行算力節流策略,與CoreWeave簽署五年119億美元算力合同確保供應鏈自主,同時在硬件領域構建起對英偉達的性價比壁壘。
當然,頻繁變動的背后也藏著奧特曼的焦慮。今年春節,DeepSeek通過開源模型和極低訓練成本吸引大量中小企業和開發者,直接沖擊OpenAI的付費API訂閱模式,推動技術平權,迫使奧特曼調整策略。
但OpenAI的競爭對手遠不止于此——谷歌上月更新GEMINI2.5模型,Anthropic的Claude推出Claude 4系列,馬斯克計劃融資43億美元用于大模型訓練、自建數據中心及芯片采購,字節跳動則通過更新豆包模型并發起價格戰。
面對這些壓力,奧特曼祭出了今夏發布GPT-5這面大旗。但他也同時表示,對于新模型,內部也在討論是簡單地提升版本號,還是像GPT-4那樣不斷優化和改進。
與此同時,OpenAI還想在AI硬件上進行布局。此前不久,奧特曼宣布以65億美元收購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創業公司,并計劃明年推出AI硬件新設備。這是OpenAI迄今規模最大的收購,足見其重視程度。
奧特曼曾多次公開批評現有硬件與AI的割裂,而以AI為核心的軟硬一體設備一旦做成,OpenAI通過自有硬件建立獨立入口,這很有可能對蘋果造成沖擊,蘋果的IOS生態便不再成為護城河。
只能說,當OpenAI收購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團隊時,山姆·奧特曼在硅谷權力棋局中落下關鍵一子。這場科技史上最昂貴的硬件并購案,標志著奧特曼正式向蘋果生態帝國宣戰。
奧特曼的野心遠不止于市場競爭。在其最新長文《The Gentle Singularity》中,他描繪了一個激進的未來圖景:2026年AI將發現全新科學見解,2027年具備現實世界任務執行能力的機器人將登場,到2030年,人類借助AI的工作效率將提升十倍甚至百倍。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曾經打破谷歌壟斷的革命者,正在成為新的壟斷者。
但正如奧特曼在全員信中寫道:“生命的終極意義不在于求知,而是行動。”在這個算法吞噬世界的時代,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永遠比對手多看五步——即便這意味著背叛曾經的自己。
參考資料;
1、《ChatGPT之父權斗出局:8歲編程,26歲財務自由,700員工“逼宮”助其重回王座》藍鯨新聞
2、《開出1億美元天價,硅谷大廠挖AI人才殺瘋了》創頭條New
3、《微軟砸錢、馬斯克翻臉、奧特曼宮斗:OpenAI百億美金權力游戲 | 深網》深網騰訊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