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分我50萬拆遷款,婆婆得知上門要錢給小叔子買房
“親戚有來有往,財物有賬有底。”
可誰能想到,娘家分我50萬拆遷款的第二天,婆婆就敲門上來,語氣委婉實則咄咄逼人:“你弟弟有房,你小叔子也該有個窩了。”
我是沈蘭,今年35歲,江蘇泰州人,初中教師,嫁給陳浩已經十年。
我們婚后生了個女兒,一家三口過得雖不算富貴,但日子安穩。
我娘家是鎮上的老宅,前年被劃入棚改,一家四口拆了兩套房,爸媽把其中一筆50萬的補償款干脆直接打到我賬戶,說是“你一個出嫁女,也有份”。
我感動極了,這幾年我工資不高,日常花銷也緊張,這筆錢,我本打算悄悄留著給閨女上學。
哪知道,這剛過兩天,婆婆就來了,帶著水果和“隨口一提”的語氣,笑著說:“聽說你爸媽挺大方的,這下你也成有錢人啦。”
我笑而不語。
她接著說:“你小叔子年紀也不小了,談了個城里姑娘,房子必須得上名。你要真有心,就借個三四十萬,他們小兩口感激你一輩子。”
我當時怔住了。
小叔子陳俊,比我小五歲,前些年讀職校,畢業后一直沒個正經工作,在外打打零工。
平日待我不冷不熱,但每次來家里吃飯,婆婆總是把最好的一只雞腿留給他,說:“這是咱家男丁,該多補。”
我丈夫陳浩坐在沙發上裝聾作啞,一言不發。
我慢慢放下手里的毛巾,看著婆婆:“媽,首先這錢是我爸媽的心意,我打從心里尊重,不敢拿去做‘別人的人情’。其次,小叔子結婚是喜事,但不代表我要出這個錢。”
婆婆臉色一沉:“我就知道你這人認錢不認親。都進我們家門十年了,跟外人似的。”
我輕輕笑了:“不是我認錢,是你只認兒子不認兒媳。我嫁進來十年,家里大事小事我沒推過一次,買房的首付我們自己湊的,您幫過幾分?我今天也直接告訴您——不好意思,錢已物歸原主。”
婆婆一驚:“你啥意思?”
我起身進屋,拿出轉賬截圖給她看:50萬,昨天已轉還我爸的賬戶。
“這是我媽說得明白:‘女兒出嫁不圖什么,這錢我讓你收著,是讓你心里有底氣。要是有人打這個錢的主意,你就原樣打回來,咱娘倆也踏實。’”
婆婆當場語結,站了半天沒說出話來,起身就走。
飯后陳浩悶聲說:“你也太沖了。”
我搖頭:“我是不想再被當成提款機。不清不楚過一輩子,我寧愿日子緊點,也不想心里堵。”
后來聽說小叔子那門親事黃了,對方家嫌他“沒房沒本事還指望嫂子出錢”。
婆婆來家里住了一周,什么都不說,只坐在陽臺曬太陽。
臨走那天,她突然跟我說:“你媽是個有主見的人,有你這樣的女兒,是她福氣……也是我沒本事,兒子沒出息,還要來煩你。”
我沒說話,只給她剝了一瓣橘子,遞過去。
“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娘家婆家更須有界限。”
誰拿親情說事,一張嘴值百萬;誰借婚事做局,一回頭才知寒心。
出嫁女不是唐僧肉,不是誰伸手都能分的。
正所謂——人情用到頭是債,尊重分清界是福。
沒界限的親戚,再親也得防著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