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洋州水庫有人被困,腿部無法動彈,快來救人!”
7月1日14時許,一名中年大叔在溫州市泰順縣某山崖底部野釣時,因地面濕滑不慎滑倒受傷,無法自行脫困。泰順縣消防救援大隊分指揮中心接警后,迅速響應,立即調派羅陽消防救援站1車7人趕赴現場展開救援。
“眼前是近乎垂直的崖壁。許大叔被困在30余米深的崖底,完全無法自主移動,救援難度大。”參與救援的消防救援人員說道。
面對險峻的救援現場,指揮員迅速作出判斷,果斷下達指令:“繩索下崖!”隨即選定一棵根系發達的大樹作為固定錨點。班長手持繩索,動作嫻熟地向下鋪設 “生命繩路”,下降至被困人員身邊,并在仔細檢查其身體狀況后,將現場情況實時反饋給上方的指揮組。得到消息后,指揮員立即帶領其他救援人員攜帶救援裝備,沿著已鋪設好的繩索,依次規范下降,快速向崖底被困人員靠近。
“懸崖下亂石嶙峋、雜草叢生且巖壁濕滑,稍有不慎就會跌落,每一步都驚心動魄。傷者疼痛劇烈,無法動彈。”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回憶道。
救援人員為了防止二次傷害,首先給許大叔進行了“簡易固定”,通過繩索“邊坡救援技術”,將許大叔固定在多功能擔架上。然后采取3:1倍力系統進行提拉上升,協同配合將擔架上的受傷大叔向上運送,終于安全轉移至半山腰。
隨后,同行的醫護人員迅速評估他的傷情:右股骨骨折、多處擦傷,意識尚存但狀態虛弱。接著,他們馬上為其固定傷肢,并建立靜脈通道補充體液。然而,挑戰尚未結束——“救援人員還需改由人力抬運。而這條‘生路’,需要徒步環繞500余米的山體,才能將受傷大叔抬至路面。”
陡峭的山路、沉重的擔架、需要最大限度保持平穩的傷員,所有因素都使這段救援路程異常艱難。最終,在眾人協力下,經過1個多小時的極限搬運,受傷大叔被成功運至路面安全位置,并轉移至120急救車上,送往醫院救治。
據周邊村民反映,該區域常有不熟悉情況的野釣人員被困。被困的主要原因是上方水庫開閘放水時,水位會快速上漲。消防部門提醒:各位釣友,外出垂釣一定要到專業場地釣魚,不要在未經開發的地方野釣。這一方面會破壞生態,另一方面復雜的水域環境也會讓自己置身險境。
藍浙浙提醒
為防止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快來學習以下
戶外垂釣安全知識
來源:溫州消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