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發現超6億噸稀土礦,瞬間覺得自己手握“王炸”,扭頭就找中國:你出技術,我出礦,技術還得歸我。這算盤打得,隔著大西洋都能聽見響。
稀土資源是工業維生素,誰有了都要當成寶。
土耳其當初在自家地下發現6.94億噸稀土礦,開心得敲鑼打鼓,立刻宣布自己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稀土國。
根據土耳其的探測,這座規模巨大的稀土礦,涵蓋了10種稀土元素,元素表上總共只有17種稀土元素,土耳其的稀土礦占了一大半。
土耳其估測,稀土礦投產之后,能保證全世界的供應,全球稀土產業的未來,就要看土耳其了。
土耳其的興奮和激動溢于言表,這可是稀土礦可是金飯碗,土耳其只需要開發起來,把開采加工廠建起來,就能抱著搖錢樹的開懷大笑了。
然而正是開采加工把土耳其給難住了,土耳其的稀土礦雖然儲量豐富,可是全球稀缺的稀土資源,并非是稀土本身,而是稀土技術。
擁有稀土礦國家有很多,雖然不一定比得上土耳其的產量,可是稀土儲量卻不匱乏,然而只有中國成為稀土出口大國,究其原因就在技術水平上。
中國的稀土提煉技術從精純度和效率上都是一流的,其他國家在這方面比較落后,這才是限制稀土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土耳其坐擁寶礦,可是沒有技術就寸步難行。
開采稀土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基礎設施跟不跟得上,開采效率能不能達標,提煉稀土的質量能不能符合市場標準,都是土耳其需要面臨的問題。
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稀土礦,土耳其獨木難支,只能向外尋求合作,共同開發這7.94億噸稀土礦。
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和加工國家,中國以優越的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鏈得到矚目,土耳其自然也向中國遞來了橄欖枝。
土耳其意識到,和中國的合作是開發稀土礦的必要條件,中國在稀土的冶煉和分離環節占居主導地位,這也是決定稀土質量的關鍵一環。
稀土產業是一塊廣闊的市場,中國愿意跟土耳其合作,促進稀土市場多元化,投資土耳其的稀土開發,互惠互利。
本來是一樁雙贏的合作,但是土耳其的目的卻不止于此。土耳其發現稀土礦的時候就曾放言,未來全球稀土產業不僅有土耳其的一席之地,還會由土耳其來主導。
土耳其的野心很大,先提出技術合作跟中國搭上線,隨后又提出要技術轉讓,希望借助中國技術的優勢打造土耳其的稀土事業。
不僅如此,土耳其還想著“兩頭吃”,在尋求中國技術的同時,土耳其跟加入了一個叫礦產安全伙伴聯盟的組織。
這個組織就是美國拉攏的小團體,美國想要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建立起一個排除中國的稀土產業鏈。
中國誠心誠意合作,希望促進全球稀土產業安全發展。土耳其卻想著掀翻中國的飯碗,顯然沒有拿出合作的誠意。
稀土資源和稀土提煉技術,都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堅決維護自身的利益。為了防范這些別有用心的做法,中國不斷完善稀土出口的法案,加強稀土出口的監管。
土耳其一再強調要中國提供相關技術,才能跟中國開展合作,中國也坦誠相告,核心技術涉及國家利益,嚴格限制出口。
土耳其必須尊重中國的底線,才能順利合作,若是不愿意配合,那就另謀高人。
中國的技術優勢就是底氣,土耳其心知肚明,沒有中國的技術配合,土耳其稀土提煉出來,在全球市場也沒有競爭力。
土耳其躊躇著不知如何是好,眼睜睜看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卻無法分一杯羹,這種看得見吃不著的著急,把土耳其急壞了。
中國在稀土產業上有金字招牌,掌握著談判的主動權。最近歐洲終于扛不住了,稀土資源短缺已經限制了汽車工業的發展,歐洲迫不及待跟請求中國開綠燈。
而土耳其的稀土礦還是在苦苦追尋開采的機會,面對稀土問題,土耳其必須認清現實,技術決定著生產力,土耳其稀土礦要想實現價值,就必須拿出合作的誠意和尊重的態度。
參考資料:發現近7億噸稀土礦,土耳其會成第二大稀土資源國嗎?.界面新聞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