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茍活容易,難的是能做到四個一: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心口如一,始終如一。在上世紀戰火紛飛的抗日戰場上,有“蓋世英雄”美譽的謝晉元將軍,是真正做到了“四個一”的中華好男兒。本文收錄謝將軍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前夕至將軍悲壯犧牲的重要言論和書信節選,以此銘記將軍豪言壯志,鐵骨錚錚,始終如一的鐵血丹心!
1936年,謝晉元離鄉返回部隊前,跟妻子凌維誠說:“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遺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之素志也,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 “我不是好兒子、好丈夫,但為國家存亡,奉養年老父母,撫育年幼子女之重擔,要由你承當。此場戰爭將非常激烈,我們會有很大犧牲,也會有局部失利,但我國一定能勝利。當最后勝利到來時,我將親自迎接你們母子返滬。“
1937年10月27日,謝晉元對租界英軍說:“我們是中國軍人,寧愿戰死在閘北這塊領土之內,也決不放棄殺敵的責任”。又說:“我們的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槍不能離開我們的手。沒有命令,死也不退”。
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對于上海人民的支援,謝晉元叫副官傳話表示感謝,并說:“請代我向全上海和全國同胞致意,我們決不辜負同胞們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后的一兵一卒,流盡最后的一滴血,也要與敵人拼到底,寧死也決不丟失中華民族的氣節”。謝晉元向八百壯士高聲呼喊:“兄弟們,我們要和國旗共存亡,誓死不投降,狠狠消滅敵人!”
1937年10月29日,謝晉元致函上海某團體表示:“軍人以服從為天職,衛國守土,職責所在,灑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余一槍一彈,必與敵周旋到底”。謝晉元在陣地上賦詩一首激勵將士:“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在孤軍營中,面對各界出謀劃策助將士們偷偷離開上海,他嚴正地表示:“余自奉令撤退之始,即知今后環境之艱危,當十倍于固守四行之時。地方人士曾有私自潛離上海之建議,但經余拒絕。因余為奉令撤退,光明而來,亦當正大而去。”
1940年3月,面對汪偽政府誘降,謝晉元嚴詞斥道:“爾等行為,良心喪盡,認賊作父,愿作張邦昌,甘作亡國奴。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衛民為天職,余志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污我,你速去,休胡言。”
淞滬會戰前謝晉元在給妻子凌維誠的一封家書中,寫道:
“巧英吾妻愛鑒: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凇參戰,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而軍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復門哀祚薄,親者丁稀,我心非鐵石,能無眷然呼!但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也。老親之慰奉,兒女之教養,家務一切之措施,勞卿擔負全責,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1937 年10 月18 日,在寫給連襟兄弟張萍舟信中,說道:“弟十年來飽嘗憂患。一般社會人情事故,影響于個人人生觀,認識極為清楚。泰山鴻毛之訓,早已了然于胸。故常處境危難,心神亦覺泰焉。望勿以弟個人之安危為念。”
1939年9月18日謝晉元在上海孤軍營給父母寫信:
雙親大人尊鑒:
上海情勢日益險惡,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長久,現成疑問。敵人劫奪男之企圖,據最近消息,勢在必得。敵曾向租界當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價,必將謝團長劫到虹口(敵軍根據地),只要謝團長答應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給予”云云。似此劫奪,為欲迫男屈節,視此為敵作牛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對死生之義,求仁得仁,泰山鴻毛之旨熟慮之矣。今日縱死,而男之英靈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險惡之環境,男從未顧及。如敵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時。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
唯今日對家庭不能無一言:萬一不諱,大人切勿悲傷,且應聞此訊以自慰。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將產業變賣以養余年。男之子女漸長,必使其入學,平時應嚴格教養,使成良好習慣。幼民姊弟均富天資,除教育費得請政府補助外,大人以下應宜刻苦自勵,不輕受人分毫。男尸如覓獲,應歸葬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國后即可發表,亦即男預立之遺囑也。
給父母留下遺囑一年半后,1941年4月24日,在孤軍營中,謝晉元按例率官兵早操。受汪偽引誘而叛變的郝鼎誠、龍耀亮、張文清、張國順等4人,趁謝晉元不備,突然取出兇器,蜂擁而上,猛刺謝晉元。謝晉元多處重傷,流血不止,悲壯長逝。
四行倉庫保衛戰后至困守孤軍營近四年的時間,謝將軍有很多時機脫離困境,平安離開。謝將軍不愿茍且,如其所言:光明而來,亦當正大而去。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
當時日軍鐵蹄所至,山河淪落,生靈涂炭!謝晉元率部孤軍奮戰的消息,極大地振奮了中華兒女的信心!孫元良師長致函謝晉元:“此役殺敵致果,實開震天動地之歷史偉績”。此后的孤軍營,也如一桿旗幟,矗立在上海租界內,給生活在淪陷區的上海民眾極大的鼓舞!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以謝晉元為封面人物,里邊寫道:"堅守在四行倉庫里的中國官兵,耀眼地出現在硝煙彌漫的上海。
正如1898年戊戍變法失敗后,譚嗣同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40年后,民族危難之際,謝晉元將軍以自己的堅定信念和不懼犧牲,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華夏兒女不屈不撓前赴后繼反抗侵略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