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養老機構照護團隊對認知癥的認知水平、緩解照護壓力并彌補社會支持不足,7月3日上午,在襄陽市民政局指導下,襄州區社會福利院、襄陽市民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關愛認知健康 共筑認知防線”---“認知癥好朋友”公益課堂活動。通過“科普+醫療”課堂,提升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認知癥辨識能力、強化防控意識,更好地服務于認知癥患者。
活動伊始,民福社工首先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與情暖襄陽項目中關于慈善的定義與扶老等助人內涵,增加了在場所有成員的慈善意識。
在“認知癥好朋友”科普課堂,“認知癥好朋友”友好使者、民福社工總干事肖歡,從非藥物干預視角科普認知癥知識。她首先組織知識連線互動,檢視所有伙伴們對認知癥的了解程度。隨后通過PPT講解、視頻展示、現場模擬記憶書架及案例研討等多種形式,生動解析認知癥的影響與干預措施,呈現照護實踐中的有效方法。與會人員認真學習,積極參與。
襄陽市安定醫院老年精神科黨員、志愿服務隊成員楊梅醫生則從評估角度切入,深入淺出闡釋認知障礙的病因、癥狀、MMSE量表應用及預防策略。一方面她闡述認知功能障礙對患者生活的具體影響,希望照護團隊加強對認知癥人士癥狀的理解;另一方面,結合診斷病例的發展趨勢,強調面對認知癥潛在患者,越早發現早介入越好。精準識別認知癥早期癥狀,對維護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質量、減少照護團隊因癥狀帶來的溝通困境非常重要。“關心今天的老年健康,就是關注明天的我們自身的健康”,楊醫生的一席話引發了現場所有伙伴的共鳴。
民福社工為現場參加學習的伙伴們頒發“認知癥好朋友”證書與徽章,并帶領大家進行健康錘錘錘的互動教學,引導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要通過放松身心呵護好自身的健康。
據介紹,關愛認知健康,共筑認知防線---“認知癥好朋友”公益課堂服務,是襄陽市民政局“共同締造·情暖襄陽”“慈善+失智老年人支持網絡搭建”公益項目,旨在通過成立一個基金“桑榆晚”慈善愛心基金,孵化一個團隊,凝聚社會愛心資源,共同致力于認知癥的科普宣傳與賦能,更好地支持認知癥老人、家屬、照護團隊,為認知癥人士營造一個被接納、被理解的友好社會氛圍。
來源:襄陽市民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記者:何軍 通訊員:楊紅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