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風裹著蟬鳴,吹的窗戶吱呀~吱呀作響,從冰箱里剛拿出的西瓜,咬上一口無比愜意……坐在風扇旁納涼之際,我總不經意間想起八百年前楊萬里筆下的兩首優美夏詩。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和陸游、范成大、尤袤并稱"中興四大詩人"。他一生創作頗豐,既會寫愛國憂時的家國大事,也常會寫生活日常的小事。
我個人而言,會比較喜歡他后者作品。
他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把眼睛看到的、心里覺得好玩的,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不用典故,不拽文詞,從而形成通俗淺近、自然活潑的語言特色,讓人一讀就懂,連小學生都能秒懂。
或許正因為如此,小學的語文課本,才選入了楊萬里的多首小詩,其中有兩首描寫夏天的作品,更是備受世人的鐘愛。
在這個炎炎夏日,就讓我們再次來品讀楊萬里這兩首清新自然,美到令人心醉的經典之作。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泉眼冒水時可"小心"了,生怕弄出聲響,像在悄悄珍惜每一滴水;樹影倒映在水里,也舍不得離開,好像貪戀這溫柔的陽光。
他用"惜"和"愛"這兩個詞,用擬人的手法,把泉水和樹影都寫成了"有感情的人,將自然物寫得情意綿綿。
最妙的是后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剛從水面冒出來的荷葉,卷成一個小尖兒,蜻蜓呢?早就像發現新玩具似的,"咻"地飛過來,"啪"地落上去,好像在說:"這位置我占了!"
那“才露”與“早有”的前后呼應,將荷葉的萌動,蜻蜓的敏銳,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完美的表達出來了。
其實無論是第一句的“泉眼”,還是第二句的“樹陰”,還是后面的“蜻蜓”,其實都是作者的化身。
一片葉子、一只蜻蜓、一滴泉水,這些"小細節"里其實藏著最可愛的夏天。
小泉惜流水,樹蔭愛晴柔,蜻蜓欣賞小荷,這些詩情畫意的情趣,都是楊萬里的心思細膩給予的,因此是他熱愛生活,熱愛這個夏日的體現。
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在你蹲下來的那一刻。楊萬里正是如此,才在無人留意的一角小池中,窺見了萬物間天然的和諧與蓬勃的生機,寫下如此清新靈動的小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如果前面《小池》是"小而美"的池塘特寫,那這一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就是"大場面"的西湖狂歡。
這是楊萬里在杭州當官時寫的,朋友林子方要調走,他一路送朋友到凈慈寺,一抬頭——哇!西湖的夏天簡直太美了,這讓他不僅發出感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我跟你們說,眼前的美景讓我感覺到夏天的西湖才是最美的!春天有花,秋天有月,冬天有雪,在我心中都沒有眼前的夏天熱鬧好看"
開篇發自肺腑的的驚嘆,宣告西湖六月擁有無可爭議的“王者地位”,其風光絕非其他三季可比。
接下來便是給出了他觀點的理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放眼望去,荷葉如綠色的波濤,浩浩蕩蕩,直鋪到天邊!在這無邊綠海之上,朵朵荷花在朝陽輝映下,紅得格外明艷、格外精神!
“接天”寫其壯闊,“無窮”狀其綿延,“碧”字則飽和欲滴,將夏日生命的旺盛渲染到極致。“別樣紅”三字力透紙背,很好的表達出了紅得嬌艷明麗的朵朵荷花。
無窮碧、別樣紅那是陽光與生命共同燃燒的色彩,是任何丹青妙手也難以調出的絕色,也是西湖夏天最輝煌的樂章。
想象一下你站在西湖邊,水面上蓮葉鋪得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綠得要滴出水來的荷葉上,還點綴著紅撲撲的,像涂了一層亮閃閃的胭脂的荷花,該是怎樣的視覺盛宴。
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才成為描繪夏日風光的千古佳作,也是西湖的宣傳文化之一。
雖是送別詩,可全篇毫無送別之意,只是在寫景。通過對六月西湖的絕美景色,含蓄地表達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不愧是楊萬里。
兩首夏日詩,一“大”一“小”,您更喜歡哪一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