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趙方園)“膝關節很疼,因為它我幾乎無法走路”“拖地對我來說,竟是一項極限運動”“因為關節患病腫脹,就連遛狗這樣的小事我都辦不到”“我的音樂夢想,因為手腕疼痛而黯淡”“我的跳舞生涯,被腳踝腫瘤按下了暫停鍵”……
7月4日至6日,全國首個腱鞘巨細胞瘤公益科普畫展在北京舉辦。畫展匯集了患者、家屬、醫護人員及藝術家的共創作品,百余幅畫作將全球每百萬人中43個的沉默數字,描繪成可以觸摸的生命溫度。
公益科普畫展現場(供圖)
腱鞘巨細胞瘤((TGCT),又稱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起源于關節、滑囊和腱鞘的滑膜襯里,發病率僅為2萬分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第二批罕見病目錄》。
“TGCT是一種非惡性的局部侵襲性腫瘤,多發于20-50歲的年輕人。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診療研究中心主任牛曉輝指出,這種非惡性局部侵襲性腫瘤常因癥狀與腱鞘囊腫等疾病混淆,導致大量患者延誤就診。“它對患者的影響遠不止于腫瘤本身,而是它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限制患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
黃如方是蔻德罕見病中心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患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癥的罕見病患者。
“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個需要被傾聽的故事。”黃如方表示,“社會對腱鞘巨細胞瘤的認知仍舊存在巨大的空白,我們希望通過藝術的線條與筆觸勾勒出患者的困境和疼痛,幫助大家意識到這一罕見腫瘤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
在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看來,罕見病診療涵蓋疾病認知、臨床診療、藥品供應、支付和患者管理等多個關鍵環節,需要各方力量攜手并肩作戰,將一座座孤立的島嶼連接成希望的大陸。
“罕見病防治需要政府、醫療機構、企業、慈善組織以及社會各界攜手。”中國罕見病聯盟執行理事長李林康介紹,本次活動除了集結醫療領域的創新力量之外,還從畫作征集和活動形式設計上著力擴大社會參與面,致力于讓更多人士加入這場知識與愛心的接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