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隨著快門聲落下,20組家庭舉著形態各異的“偽裝書籍”定格成歷史剪影。
近日,外海街道開展“穿越1945年之青青讀書會大冒險”人才親子活動,在一場沉浸式紅色研學中共同探尋外海革命歷史。
“青青讀書會是1948年由外海進步師生組織成立的革命活動場所。在20世紀40年代,為躲避對進步書籍的查禁,外海青年常將《大眾哲學》《華商報》等進步書刊“喬裝”成普通讀物。“把《大眾哲學》‘喬裝’成《論語》,再用鉛筆寫下暗號……”講解員通過視頻展示向孩子們講解外海街道直沖村青青讀書會舊址的紅色歷史。
青青讀書會的青磚建筑始建于上世紀40年代,曾是陳立、陳光等一批外海進步青年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的重要據點。該舊址作為新會人民解放大同盟領導下的秘密革命陣地,承擔了出版《海風》進步刊物、轉送文件物資、接應游擊區人員等重要任務,并為外海和平解放作出貢獻。
“我們要給《大眾哲學》穿件‘隱形衣’!”活動現場,孩子們化身“秘密情報員”,體驗書籍“喬裝”術。只見,孩子們用白紙包裹書籍,設計“特殊封面”,有的模仿《伊索寓言》,有的創意繪制《百家姓》,甚至在封面內頁巧妙夾藏“密信”,親身體驗那段歷史時期進步青年保護進步思想的智慧,讓紅色教育在動手實踐中“活”起來。
“W—2—4—2,這是書架第三層第四格!”在秘密情報員游戲中,各家庭們領取密碼表,學習“壓痕密信”制作——用鉛筆用力書寫后擦去字跡,再以涂鴉掩蓋。活動中,各家庭互相交換“密信”,孩子們通過鉛筆側鋒涂抹讓隱藏的壓痕信息重現。
外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將紅色教育與人才服務有機結合,通過沉浸式體驗讓黨史鮮活起來,既豐富了人才家庭的周末生活,更讓紅色基因在寓教于樂中得到傳承。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何榕 通訊員/鄺雪欣)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