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貝的R3系列是他家經久不衰的產品序列,前前后后也經歷過很多次的迭代與更新,初代R3從2018年開始陪伴我去過很多地方,是真正的“便攜口袋機”,雖然推力不算多大、但細膩溫婉的聲底卻在那會兒讓我用來搭配飛朵天狼星和64的Tia都能壓得住它的火氣、聲音透明度和解析力還都是蠻突出的強項。迄今為止我幾乎寫過了R3的每一款產品,包括后面的R3Pro和R3Pro Saber,在那個2.5平衡還是主流的時代里,R3系列算是小鋼炮的代名詞,并且發展到R3Pro Saber這里時,在推力和素質層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這次R3Pro二代屬于是徹頭徹尾的全面更新。既然是便宜的型號,我就盡可能給大家呈現出一個比較直觀的形象與觀點,我會用相對簡潔的語言來給大家講清楚。
如果說首圖你暫時看不出變化大在哪兒,那這幾張應該是很直觀的,最大的變化在于機身的厚度,不再是那種走纖薄系的機身風格,一方面應該是為了更有富余的空間放下4.4母座,一方面也是為了它四顆運放與大功率的輸出硬件達到足夠的散熱空間與電池容量儲備,但重量還是保持在了相當輕便的160g,而且拿在手里惦著的“密度”并不算高,只是說它已經從一個可以塞入褲袋的機器變成了一個具備一定厚度的產品,塞進上衣外套倒是不會有什么明顯的累贅感。包裝內附贈了一個可以露出背板的清水套和掛繩,底部和背部的HIBY相關字樣并不是我拍攝虛焦了,而是本身就做了重影的設計,也讓視覺上不那么單調。
本文出鏡的這個版本是銀色,和黑色版本一致采用的是磨砂玻璃背板,而展會上我拍出的橙色與藍色版本則是采用了來自日本東麗Ultrasuede的材料,手感摸起來和R82的那種背面是非常接近的,而且平時使用過程中的握持手感我個人覺得比磨砂玻璃背板要更適合“裸機”使用,觀感也十分高級,兩種材料背板的售價并無差別,均為1198元。
也許是出于對整體美觀度與機身線條流暢度的需求,它取消了R3二代上的獨立電位器而改為了按鍵式,支持點按或者長按來操作,長按時步進的速度稍慢、但出于安全性考慮是合理的。Home鍵放置在機身右側并集成了內置呼吸燈,會隨著不同工作模式而變化,比如暫停時為藍色、常規44.1KHz/16Bit文件是黃色、高碼率的PCM是綠色、DSD則為藍色等,此外機身兩側還配備了獨立的上下曲切換、播放/暫停按鍵,TF卡槽為彈出式,并在外部做了硅膠墊保護。雖說沒有獨立電位器對部分用戶來說可能是槽點,但豐富的物理按鍵令它本身也成為了一臺方便盲操的機器。標配的清水套在底部的接口部分做了比較大的開槽,暫時還沒有遇到過4.4母座的臺階太大而插不進的情況。
軟件部分從來都是海貝的強項,封閉式的HiByOS系統從根源上來說不用擔心安卓的Src問題、并且X1600E處理器的優秀能耗比也可以讓電源更多地分配給HIFI相關的硬件,而R3Pro2本身的操作系統非常的簡潔直觀、幾乎沒有上手門檻,但使用起來自然沒有海貝自家6系高通CPU的安卓機那么絲滑,其實從觸屏反饋速度來說依然是足夠快的,但從系統動畫再到屏幕刷新率層面必然會存在落差。
R3Pro2本身支持的玩法相當多,內置了TIDAL和Qobuz的流媒體APP、并且支持網絡收音機和電子書功能,也可以通過USB DAC和藍牙接收的方式來形成“曲線流媒體”,AirPlay、DLNA、Hiby Link等熟悉的功能一應俱全,也涵蓋了LDAC和aptX在內的多種藍牙編碼模式。在菜單內,你也可以根據機身顏色或者個人喜好等因素更改主題UI的顏色、并且通過MESB來形成深度的個人音頻喜好定制調音。這塊480P的屏幕,硬件分辨率雖然不高,但畢竟是在3.3英寸的屏幕上實現的,所以實際觀感依然有一定的細膩度。
R3Pro標配了兩顆目前行業內最熱門、也是性價比/指標/能耗比等多方面都很優秀的CS43198,并且不像過去曾經使用過的一些集成方案那樣,它標配了四顆OPA1622進行并聯以及搭載了兩顆低相噪有源晶振,在數字音源與后端放大方面都有著更佳的表現,聲音更接近常規意義上國磚產品的那種推力上限與動態爆發力,雖然說在風格層面有它的局限性,但也可能是目前同體積內素質最高的播放器之一。
從驅動力來說,R3Pro2的優勢在于比前代明顯要強一大截的橫向聲場表現于兩端延展,過去R3系列里推力最高、素質感最強的一臺機器為R3pro Saber版,它的聲音骨架凝實、密度高,但和R3Pro2相比,它顯然沒有R3Pro2的那份從容與安定,R3Pro2更能夠在推低阻塞時呈現更好的高頻安定感、平順度,也能夠在推一些相對低敏、以及在應對實興的平板單元時獲得更高的上限,聲音底子非常的干凈、開闊,聲場是有一定發散感的,不論是規模還是表達出的氛圍,都很適合一些Live類的曲目,甚至可以聽聽交響,在低頻的部分有很好的下潛與打擊感,并且還沒有做出什么針對性頻段的渲染或者刻意的強化,整體是比較均衡的表達。
其實在這種低端價位的播放器上,我認為海貝還是保持了一個HIFI廠家應有的調音水準、并不會因為它可能對消費級市場有所傾斜就做出過于俗套的聲音,就拿人聲這一點來說,它的人聲結像形體厚度適中、口型清晰,但位置并不懟臉,人聲音色的表達會偏干凈清透一些、亞洲系女聲的甜感優于醇厚型男聲,和自家R4、R6的風格是近似的。但其實往往AK、索尼家的很多機型在低價位上會做出一個“血盆大口”的HUFI風格,可能對消費級市場來說不算壞事,但R3Pro2的聲音底子其實是保留了非常完整的HIFI性、或者說音響性的,器樂的形體非常扎實有力、密度中帶著一些韌勁,聽起來可能和初代R3那種清清爽爽的聲底比較接近,但是在下潛、延展度、動態、包括聲場的縱深方面表達都更充分,是一個在細節上更經得起推敲和更高價位產品AB的機器。比起“國際大廠”們的入門競品,我認為反而是我們國產的機型更符合有一定燒齡的發燒友們來選購。
在搭配層面上,R3Pro2更適合一些本身有一定厚度、暖意、乃至偏HUFI的耳機產品來達到風格層面的互補,可以有效改善聲音的層次感、聲場寬度、透明度,它本身的風格是非常典型的褒義數碼味、干凈而不干澀,通透但不薄亮,結合其能達到20小時的優秀續航與夸張的待機表現,是一個非常適合隨身EDC、以及長途差旅的設備,基本上不會有電量焦慮,而且不像前幾年的千元設備那樣面對同價位小尾巴很容易被輕松吊打,它已經可以驅動絕大部分的耳塞類產品、包括常規的中等阻抗的動圈頭戴,更接近一個我們認知中“國磚”設備應有的素質表現。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