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藥業2025年一季度報披露,其貨幣資金與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規模達24億元,意味著約75%賬上現金用來購買理財。在當前貨幣政策下,該類資產1.00%-2.05%的年化收益率顯著低于醫藥行業平均資本回報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葵花藥業戰略級投資項目的缺失與業務拓展動能不足。
"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了"——這句曾響徹大江南北的經典廣告語,見證了葵花藥業作為OTC藥品行業領軍企業的輝煌時代。然而在全媒體營銷生態重構、醫藥零售渠道變革的當下,這家曾連續多年蟬聯兒童藥市場占有率榜首的企業,正面臨品牌聲量弱化的轉型陣痛。
7月4日,葵花藥業(002737.SZ)公告稱,公司近日使用閑置自有資金80,000萬元購買了部分理財產品,包括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的多款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1.00%至2.05%之間。
圖片來源于:葵花藥業公告
葵花藥業強調,此次現金管理是在保障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及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旨在提升資金配置效能和現金運營收益,不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截至公告日,葵花藥業現金管理未到期金額為人民幣180,000萬元(含本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葵花藥業2025年一季度報披露,其貨幣資金與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規模達24億元,意味著約75%賬上現金用來購買理財。在當前貨幣政策下,該類資產1.00%-2.05%的年化收益率顯著低于醫藥行業平均資本回報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葵花藥業戰略級投資項目的缺失與業務拓展動能不足。這種"防御性"資金管理策略,雖維持了短期財務穩健性,卻可能制約長期價值創造能力。
研發營銷雙收縮
而根據天眼查顯示,葵花藥業最新授權專利仍停留在2015年,此后近十年間未新增核心專利布局。這種創新投入的長期停滯,或反映出葵花藥業產品管線更新迭代能力的結構性短板。
圖片來源于:天眼查
根據葵花藥業2024年年報顯示,其全年研發費用為1.24億元,同比下降3.6%,研發費用率徘徊在3.7%的低位水平。研發人員數量也從2019年的654人銳減至2024年的441人,五年間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率達33%。
從銷售模式看,葵花藥業依托品牌廣告投放驅動市場拓展,營銷體系被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然而,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分別錄得4.31億元和0.82億元,同比降幅分別達68.46%和79.19%。其中,2024年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用大幅縮減至1.60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9.06億元出現斷崖式下滑。
圖片來源于:葵花藥業2024年年報
值得警惕的是,葵花藥業在研發投入方面長期保持審慎態度,未實施大規模資金投入,而今又大幅削減其賴以生存的品牌廣告宣傳支出。這一反常舉措不僅與行業常規發展路徑相悖,更從側面展現出企業可能正面臨顯著的業績增長壓力與戰略調整陣痛。
業績低迷,管理層動蕩或為誘因
2024年,葵花藥業實現營收33.77億元,同比下降40.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億元,同比下降56.03%。進入2025年一季度,業績頹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下降56.3%;歸母凈利潤0.57億元,同比降幅達77.62%。若非通過降本增效大幅削減廣告費用支出,葵花藥業恐已陷入虧損。
針對業績滑坡,葵花藥業將主因歸結為"突發性變量因素",指出呼吸類產品受上一年度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形成的高基數效應影響,整體銷量呈現下行回歸態勢。然而對比行業競品表現,這一解釋缺乏說服力。同期以感冒呼吸類產品為核心業務的華潤三九,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63%、凈利潤同比增長18.05%。
從季度經營數據觀察,202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收15.18億元、10.09億元、4.39億元和4.1億元。其中,第三、四季度同比降幅均突破60%,而這一關鍵時間節點恰與葵花藥業高管團隊頻繁變動周期高度重合,暴露出管理層動蕩對其經營產生的實質性沖擊。
2024年6月,葵花藥業迎來新一輪管理層調整浪潮,原監事會主席蘭芬、獨立董事施先旺、賈士紅、林瑞超以及董事何國忠、崔麗晶等六位核心管理人員集體請辭。2024年第三季度,葵花藥業副總經理兼內部審計負責人李金明因退休離任,同期副總經理朱曉南亦以個人原因辭去職務。
進入2025年,管理層變動態勢延續。6月24日,公司副總經理馬新宣布退休離職。據公開履歷顯示,馬新持有藥物分析專業學士學位,職業生涯橫跨跨國藥企與本土制藥集團。曾任職北京諾華制藥腫瘤業務部全國銷售培訓經理、輝瑞投資全國培訓助理總監,后擔任海正輝瑞制藥人力資源副總裁及三生制藥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自2021年12月起負責葵花藥業人力資源與運營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時年59歲的馬新雖臨近法定退休年齡,但尚未達到正式退休標準,其提前離任亦引發市場關注。
從產品端審視,2024年底葵花藥業主打產品“小兒智力糖漿”因療效爭議陷入輿論漩渦。多名醫學專家指出,小兒智力糖漿的有效性缺乏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支持;同時,部分成分(如石菖蒲)長期使用可能存在毒性風險,缺乏明確的長期安全性數據。根據黑貓投訴平臺投訴案例顯示,近期消費者針對葵花藥業旗下叮叮消系列及眼藥水的產品質量表示懷疑,主要集中于療效不顯著、使用體驗不佳等問題。
圖片來源于:黑貓投訴
在治理層面,自2018年原董事長關彥斌因刑事案件入獄后,其女關玉秀、關一聯合執掌葵花藥業已歷七載。這段過渡期內,葵花藥業雖維持基本運營框架,但戰略轉型步伐遲緩,產品管線更新滯后的問題日益凸顯。在醫藥行業集中度提升與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若不能及時做出調整,或將面臨市場份額持續萎縮、品牌價值貶損的風險。
作者 | 王昊宇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