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菲???????????
近期,2D國產動畫《詭秘之主》在騰訊視頻上線了。
該動畫改編自愛潛水的烏賊同名小說,原作為起點超級大IP,曾創下起點站內多項紀錄,同時作為一部男頻作品,《詭秘之主》女粉不少,同人二創產出數量極多,在海外網文圈人氣也非常高,可以說是一部現象級破圈作品。
但《詭秘之主》動畫目前的熱度表現卻十分慘淡,上周六首播,騰訊視頻站內熱度突破20000,這也是其迄今為止的最高熱度。而同樣改編自大IP的《劍來》開播當天熱度就突破了25000,《遮天》熱度突破24000,連第一季宣發較少、且在周一開播的《仙逆》當天熱度都突破了22000。對比之下《詭秘之主》的熱度實在不夠看。
從口碑來看,《詭秘之主》目前的表現也不如人意,已播出的三集負面評論居多,原著粉不待見,新觀眾被勸退。這樣一部大IP改編,問題何在?
翻車在哪兒?
一部動畫開播就被大肆吐槽,問題無外乎IP、畫風、敘事。
《詭秘之主》IP本來無可爭議,奈何作者愛潛水的烏賊出了第二部《宿命之環》之后,引起了《詭秘之主》書粉不滿,認為書中出現了許多導致《詭秘之主》角色人設崩塌和劇情走向不合理的情節,作者本人下場和書粉對線,矛盾愈演愈烈,大量死忠書粉跑路,對IP熱度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
畫風也是被集火的重災區。動畫版人物外形缺乏辨識度,男主角克萊恩長著一張人山人海的臉,另一個角色倫納德直接撞臉魏無羨。而且視美一貫偏圓偏幼的流水線人物設計,和陰森神秘的西式背景組合在一起相當違和,再加上國內3D受眾一向更廣,如今也有不少粉絲呼吁重制3D版。
《詭秘之主》的改編敘事更是處于一種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沒看過原著的觀眾看不明白,原著粉又接受不了這種大綱式樣的爽文拍攝手法。
《詭秘之主》原作構建的是一個以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刻畫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風土人情,融合了蒸汽朋克、克蘇魯風格、SCP基金會元素的詭秘奇幻世界。
比起熟悉的仙魔道亂燉的東方玄幻世界,西幻那套體系對國內市場來說過于陌生了。光是冗長的人名地名就足以勸退部分觀眾,在此之上還有各種異世界元素設定,動畫為了提高節奏又飛速趕劇情,所以幾集看下來許多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不明就里,甚至會有觀眾認為這是原著粉特供。
而對于龐大的原作粉來說,這樣的改編更不合心意。原作連載于2018年,完結于2020年,距今有幾個年頭了,在快節奏碎片化敘事還不是主流的當年,它也是一部相當慢熱的作品。原作用了很長的篇幅鋪墊世界觀,通過各種不厭其煩的日常細節,一點點把那個全然陌生的世界鋪陳給讀者。
無法接受這樣慢節奏敘事的讀者撐不過幾十章便被勸退,而留下的大都是比較追求細節和沉浸感的讀者。當他們看到動畫刪掉了大量細節,趕鴨子上架一樣用兩集講完原著幾十章的內容,把所有看似閑筆實則伏筆的情節通通去掉,轉場過度極其生硬,只留下各種所謂高能場面,連原作主角苦苦追尋的世界秘密,都變成了背景設定在開頭一分鐘就公布了出來時,懸念感蕩然無存,當然就覺得索然無味。
風格定位的偏差也是《詭秘之主》動畫改編遇差評的重要原因。原作不是大眾更熟知的那類龍傲天男頻爽文,甚至是反爽文的。它節奏慢,風格陰郁,不開后宮,不搞CP,主角克萊恩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實力弱小,升級困難,行動受限,故事基調也偏向現實壓抑,探討了不少社會陰暗面,在網文中算是相對嚴肅的作品了。
但動畫顯然是想把這么不爽的故事硬給改成熱血爽文。動畫里濃墨重彩地渲染了克萊恩喝序列9魔藥的場面,炫技炫經費搞出了重頭戲,其實這僅是書中設定晉升的初始序列,午夜詩人倫納德變成午夜戰神和小嘍啰肉搏,不擇手段要營造出燃的氛圍感。
只不過內核就不爽的故事,再怎么用特效和BGM加持,爽點的上限也不會高到哪里去,觀眾又不是沒見過真正的爽文,怎會傾心于這樣硬拗的假爽劇。完全背離原著內核,正是大IP改編的大忌,《詭秘之主》動畫后續如果依舊是這樣的思路,那應該是徹底支棱不起來了。
幻想類IP改編的多種打開方式
國產網文里有不少像《詭秘之主》這樣的作品,世界觀新穎,腦洞大開,情節出奇,群像精彩,粉絲無數,因此被盯上影視化,結果從選角、場景、特效制作再到過審,都是難關重重,最后往往十改九撲,原著粉天怒人怨,制作方人仰馬翻。現有的影視工業水準、制作體系,都讓這類IP的改編魅力無法得到充足釋放。
對于此類吃想象力、世界觀的作品來說,動畫相比于影視劇更容易還原書中精髓,比如《斗羅大陸》《斗破蒼穹》這樣的男頻大IP大制作改編影視劇遇冷,動畫卻十分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女頻幻想類大IP《砸鍋賣鐵去上學》已經由炎央文化備案,該公司的代表作是《眷思量》,另外兩部知名作品《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和《我在廢土世界掃垃圾》也已經賣出動畫版權。
國產動畫一向是男頻天下,鮮少有女頻爆款作品,也許這幾部女頻幻想題材也能為動畫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當然,動畫也不是萬能法寶,《詭秘之主》之外,另一位起點知名大作者遠瞳的三部曲改編動畫《希靈帝國》《異常生物見聞錄》《黎明之劍》也均以熱度和口碑雙雙撲街告終,而槽點也和《詭秘之主》如出一轍——刪減過多節奏過快劇情跳躍不連貫,新粉老粉都不買賬;低成本的制作與敷衍的改編難以還原原著的科技史詩風格。
國產動畫現在最駕輕就熟的還是各種開大戰斗高燃名場面,各種修仙升級流爽文是最適合動畫制作組開發炫技的,它們故事線清晰,情節簡單明了,人物美型。而像《詭秘之主》和遠瞳三部曲這樣的作品,設定太復雜,內核太抽象,并不適合現在的國產動畫工業流水線體系。
有聲書、廣播劇、游戲或許是更適合呈現這類作品的改編形態。《詭秘之主》的有聲書在喜馬拉雅播放量突破15.4億,RPG游戲也由彈指宇宙開發制作中,已經發布了PV,進行了保密測試。
對于世界觀宏大、地圖多、支線雜、沉浸感強的故事來說,游戲確實是更適合的改編土壤,只是大多數爆款網文改編游戲的歷史表現并不理想,給大眾造成了一種割韭菜恰情懷粉錢的刻板印象。如果《詭秘之主》游戲能突圍成功,無疑會為此類IP改編增強信心,也會讓國產幻想IP這個富礦,得到更充足更多元的開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