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書評 | 鮮為人知的歷史:中國史中的馬爾代夫

0
分享至

本文共7097

閱讀預計17分鐘

作者|史可鑒

本期編輯| 林熙泇

本期審核|單敏敏

導言

“答辯”是一個圍繞文史類新書展開對話的系列,每期邀請青年學人為中英文學界新出的文史研究著作撰寫評論,并由原作者進行回應,旨在推動文史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傳播。

本期邀請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楊斌與兩位年輕學人一同討論其新著《被遺忘的發現:中國歷史中的馬爾代夫》(Discovered but Forgotten: The Maldives in Chinese History, 1100–1620,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24年)。本文為評論文章之一。南亞研究通訊特轉載此文,供各位讀者參考。


鄭和航海圖(部分放大摹繪)。這是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時所用的海圖,原圖為長卷,繪者不祥,全圖以今江蘇南京為起點,最遠到非洲東岸,所收地名五百余個,圖中繪制沿途山川地貌及城鎮。航線用針路形式,標明針位及行程。圖源:“澎湃私家歷史”微信公眾號

當人們提到馬爾代夫,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碧藍的海水和潔白的沙灘。這個被譽為“印度洋上的珍珠”的千島之國,是全球久負盛名的旅游和度假勝地。然而,鮮有人會將馬爾代夫的歷史與中國聯系起來。兩國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萬里,在文化上更是迥然有別。香港城市大學歷史學教授楊斌的新作《被遺忘的發現:中國史中的馬爾代夫,1100-1620》(

Discovered but Forgotten: The Maldives in Chinese History, 1100–1620
深入挖掘了這段長期被忽視的中馬關系交流史,并在更廣的意義上揭示了前現代中國與印度洋世界的歷史聯系

有關馬爾代夫的歷史,史學界公認的奠基人是英國殖民學者貝爾(Harry Charles Purvis Bell,1851-1937)。他曾在英國殖民地錫蘭(Ceylon,今斯里蘭卡)負責考古調查和歷史研究,并在1882年發表了關于馬爾代夫群島的考察報告——《馬爾代夫:關于地理特征、氣候、歷史、居民、物產和貿易的記述》(

The Máldive Islands: An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Features, Climate, History, Inhabitants, Productions, and Trade
)。此后的幾十年里,貝爾又多次前往馬爾代夫考察,對當地的歷史、考古與語言進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西方學界對馬爾代夫史的研究框架。對于馬爾代夫早期的歷史,貝爾不僅依賴考古發現,也廣泛參考了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航海文獻和旅行記述。其中,穆斯林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69)和法國航海家弗朗索瓦·皮拉德(Fran?ois Pyrard de Laval,1578-1623)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中國讀者對白圖泰應該不會陌生,他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曾以印度蘇丹使者的身份到訪元代中國的廣州、泉州、杭州和大都等地,并留下了關于元代中國豐富的歷史記錄。他的著作《伊本·白圖泰游記》已被翻譯為中文,成為研究元代中西海洋交通史的重要文獻。相較之下,皮拉德對馬爾代夫的記錄則相對晚近。他在1602年因船只擱淺被迫滯留馬爾代夫,在馬爾代夫生活了五年之久,甚至掌握了當地的迪維希語(Dhivehi),成為第一個深入了解馬爾代夫社會文化的歐洲人。他的法文記述后來被英屬錫蘭的殖民當局翻譯成英文,即《皮拉德東行記》(The Voyage of Fran?ois Pyrard of Laval, to the East Indies, the Maldives, the Moluccas and Brazil),不過這份文本暫時還未翻譯成中文。

然而,西方學界長期忽視的是,與白圖泰同期的中國元代航海商人汪大淵也曾到訪馬爾代夫,并在其著作《島夷志略》中留下了對這一地區的記錄。汪大淵于1330年從泉州啟程,同年的冬天抵達馬爾代夫,之后又前往今天的北非和東非,并于1334年回到泉州。之后的1337-1339年間,他又再度啟程前往東南亞海域。這部《島夷志略》正是對他兩次遠洋歷程的記述,特別是從南海到印度洋二百多個地方的地理和風物,這中間也包括馬爾代夫群島及其周邊的商貿港口。《島夷志略》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逐漸為西方史學界了解,直到上世紀初才被美國漢學家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1914)部分翻譯為英文,發表在1913年的《通報》(T’oung Pao)上。這部文獻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是最早提及馬爾代夫的中文記錄,更是為之后明代鄭和下西洋提供了重要參照和指南。鄭和的船隊在七下西洋中也抵達馬爾代夫,這在《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朝貢典錄》和《鄭和航海圖》等鄭和研究史料中都有相關記載。以上諸多關于馬爾代夫的史料文獻,特別是中文史料,構成了本書的敘事基礎。此外,楊斌還使用了包括“黑石號(Belitung)”“南海I號”“泉州I號”等沉船考古和挖掘資料來支持其論述。除去史論部分不談,本書的史實部分可以說是對《島夷志略》和鄭和文獻中“溜山國”條目的詳細校注。

全書共分成四個部分,總計17章。第一部分(1-3章)回顧了14世紀前中外海洋交通的歷史背景和科技、制度條件。利用宋元以來的筆記、小說以及白圖泰、馬可·波羅等西方史料,作者描繪了從泉州到印度洋已經頗為成熟的海上貿易、交通和移民網絡。自十二世紀起,中國商人就越過馬六甲海峽,深入印度洋海域進行商品貿易(30頁)。他們不僅帶去中國特有的大宗商品——瓷器,也帶回產自印度洋沿岸的香料和奇珍異寶。而沉船考古挖掘的馬爾代夫所產的貝幣(cowrie shell),也再次印證印度洋正是中國商人的目的地(32頁)。中國海商航行印度洋,不僅得益于成熟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如鐵釘加固和水密隔艙的應用),還得益于更為系統化的船隊管理。楊斌特別指出,航海知識和技術的掌握是從小培養的,汪大淵的船隊也隨行帶有很多童子。以泉州為依托的福建宗族投入海外貿易的同時,也同樣擔心遠洋貿易的風險,因此他們會選擇從窮苦的異姓家庭買來男孩作為過繼子嗣,將他們培養成家族航海貿易的代理人(41頁)。總之,在汪大淵到訪馬爾代夫之前,中國的商船和商人們就已經對印度洋海域不再陌生了。

那么,在汪大淵之前,還有哪些中國人去過印度洋和馬爾代夫?馬爾代夫對于前現代的中國人又是一種怎樣的地理存在呢?本書的第二部分(4-7章)正是對上述問題的知識考古。在汪大淵之前,中國和印度洋之間的官方交流非常有限,但我們可以觀察到大量的佛教僧侶自漢代以來在中國和印度之間通過跨洋交通進行交流。當然,蒙元帝國也促進了中國和包括印度在內的西方世界的溝通,特別是蒙元帝國對印度洋珍寶的渴求促使他們派遣使節和印度建立聯系。不過,這些早期的交流似乎都沒有留下關于馬爾代夫的記載。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汪大淵的記述就更顯得尤為珍貴。他既不是元朝官方派遣的使節,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海商,又與當時的眾多學者都有密切往來。可以說,汪大淵就是第一個“發現”馬爾代夫的中國人(74頁)。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對馬爾代夫的地理記述如下:“北溜:地勢居下,千嶼萬島。舶往西洋,過僧伽剌傍,潮流迅急,更值風逆,輒漂此國。候次年夏東南風,舶仍上溜之北。水中有石槎中牙,利如鋒刃,蓋已不完舟矣。”本書的第5、6章即是對上述這段描述的歷史地理地貌考證。楊斌指出,《島夷志略》中的“北溜”對應的正是明代鄭和航海文獻中出現的“溜山國”。對鄭和文獻中出現的其他馬爾代夫島嶼名稱,楊斌也通過中西方文獻中的洋流和季風記載將這些地名一一對應。無論是汪大淵還是后來到訪馬爾代夫的明代鄭和船隊,他們都表現出對印度洋海域季風和洋流的熟悉。馬爾代夫更是成為溝通東南亞和印度洋重要的貿易港口。不過,雖然明代鄭和船隊到訪馬爾代夫,但由于其自身內部的政治更替和遠洋交通的不便,馬爾代夫對與明朝建立持久的朝貢關系并不熱衷(116頁)。

本書的第三部分(8-13章)從物質文化史、科技史和知識史的視角,重新審視了《島夷志略》及鄭和相關文獻對馬爾代夫物產和商品記載,包括椰子樹、珊瑚石、椰子索(coir rope)、貝幣、魚干、大手巾布(handkerchief)、龍涎香(ambergris)、降真香(laka wood)和乳香(frankincense)等。通過分析這些物產的生產、運輸、消費和貿易網絡,楊斌成功地將地方史與全球史相結合,揭示了馬爾代夫在亞洲海洋貿易體系中的關鍵作用。馬爾代夫盛產椰子,由椰子樹纖維制成的椰子索被大量用于印度洋海域的造船業。與中國傳統上使用鐵釘加固船體的造船技術不同,印度洋的船舶普遍使用椰子索來“縫合”加固船體,造就了所謂的“無釘之船”。著名的“黑石號”就是這類船舶的實證(143頁)。即便是歐洲殖民者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主導印度洋和亞洲海域的貿易,他們仍然依賴這些“無釘之船”來維系海上貿易網絡。

另一個被人們長期忽視的馬爾代夫物產是海貝,在中文文獻中也被稱為“海[貝巴]”。馬爾代夫的海貝大量出口到東南亞和云南等地,與金、銀一起作為貨幣使用。楊斌特別指出,早期中國出土的貝幣并非來自中國南海,而是印度洋(158頁)。盡管中國最后沒有將貝幣納入官方貨幣體系,但貝幣在云南、緬甸、泰國、孟加拉等地被廣泛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宮廷的府庫中也大量存留馬爾代夫的貝幣,以方便鄭和船隊下西洋的貿易活動。然而,明代的中國并不是直接從馬爾代夫進口貝幣,而是借助琉球的轉口貿易獲取馬爾代夫貝幣,這一貿易路徑長期被學界忽視(165頁)。

馬爾代夫海域還盛產各種香料,其中以龍涎香最為名貴。龍涎香是一種由抹香鯨腸道分泌的物質,在焚燒時散發獨特香氣,自唐代以來便受到中國宮廷的青睞。楊斌指出,古代中國文獻中提到的龍涎香,實際上皆源自印度洋(185頁)。最初,龍涎香主要在阿拉伯世界被用作香料,而中國人很可能受到阿拉伯人的影響而掌握對龍涎香的使用(191頁)。然而,到了明代,龍涎香更被賦予了藥用價值,成為道教煉丹術的重要原料。楊斌通過嘉靖皇帝服用道教金丹的例子,揭示了龍涎香如何從“龍之涎”演變為“龍之精”,并被賦予活血、助陽、益精等藥用功效(204頁)。由于嘉靖皇帝對龍涎香的需求巨大,而中國海禁政策阻斷了與印度洋的直接往來,導致龍涎香供不應求。巧合的是,當時葡萄牙商人正積極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他們憑借向明廷提供龍涎香的機會,最終在1557年獲得了在澳門定居的許可,而亞洲海洋貿易的權力格局也由此發生變化。

如果說本書前幾章是對《島夷志略》的注解,那么第四部分(第14-17章)則通過超越中文史料的視角,填補了許多未被中文史料記錄的歷史空白。例如,第14章指出,汪大淵并未意識到,在他抵達馬爾代夫之前,該地曾是一個佛教社會,直到12世紀中葉才逐漸伊斯蘭化。因此,他在《島夷志略》中所記載的穆斯林習俗實際上是較晚近的現象(232頁)。更為精彩的是第15章,作者將研究焦點轉向馬爾代夫和印度洋港口社會的女性及其特有的港口婚姻制度。根據白圖泰的游記,馬爾代夫的部落領袖可以是女性,當地女性也樂于與遠道而來的外國商人和水手建立契約婚姻,并在對方離開的時候解除婚約。白圖泰本人就曾與四名當地的女性結婚并三次離婚。楊斌指出,盡管當時的馬爾代夫信仰伊斯蘭教,但并沒有原教旨主義化,當地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權,數次婚姻并不罕見,甚至會有一妻多夫的現象。而在印度洋港口和東南亞沿岸,類似的臨時性婚姻或者“港口婚姻”非常普遍(242頁)。值得玩味的是,汪大淵對不同地區的港口婚姻持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在《島夷志略》中對東南亞(如占城、真臘)的臨時婚姻多有贊譽,認為當地女性“有情義”,而對馬爾代夫及其他印度洋港口的女性則保持沉默,甚至將她們貶低為“不知恥”或“淫濫”(250頁)。楊斌認為,這種雙重標準反映了汪大淵的文化視角:當東南亞女性與中國男性建立臨時婚姻時,這種關系被視為和諧而富有情感;但當土著女性與非中國男性結合時,這種關系卻被貶低為淫蕩和不知廉恥。這一有趣的現象也說明中國文化優越感如何在歷史書寫中塑造對外部世界的認知。

十六世紀以后,中國對印度洋的知識生產幾乎停滯。本書的最后兩章回顧十六世紀以后對印度洋的知識書寫以及明代中國與印度洋交流的文化遺產。第16章以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為例,討論了鄭和遠航停止后,下西洋的知識如何透過文學文本被再生產。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也在通過滲透在印度洋的中國元素來想象和感知中國。第17章中以中國“魚鷹”(即鸕鶿)捕魚的知識建構為切入點來揭示這一過程。16世紀法國的旅行家在馬爾代夫聽聞,當地人捕獲到一只會捕魚的大型水鳥,并稱其來自中國。楊斌敏銳地指出,由于當時中國與印度洋的直接聯系早已斷絕,這只水鳥顯然并非真正來自中國,但鸕鶿捕魚確實是中國的發明。鸕鶿捕魚的見聞在14世紀傳入歐洲,并成為西方人津津樂道的中國奇技(266頁)。這些關于中國的附會和傳言反映了印度洋海域對遙遠中國的文化認知和想象。遺憾的是,這些想象之所以存在和流傳,是因為明中葉以后,由于“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擴張的影響,中國“失去了”她所發現的印度洋。在清代成書的《古今圖書集成》中,對于馬爾代夫(溜山國)的記載依然停留在鄭和時代的認知上。這種知識上的停滯,正是明清中國與印度洋世界日益疏遠的結果。

近年來,許多海洋史和全球史學者,如達瑞克(Eric Tagliacozzo)和沈丹森(Tansen Sen),主張以更加整體的視角研究亞洲海域,尤其關注中國與印度洋乃至非洲的海洋聯系。《被遺忘的發現》正是這一領域的又一力作,體現了中國海交史研究中的幾大重要趨勢,并在這些方面作出了獨特貢獻。首先本書強調鄭和下西洋之前的航海知識、技術和成果。盡管鄭和航海被視為中國航海史上的里程碑,但事實上,其航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汪大淵等前人積累的航海經驗。這表明,宋元時期的航海技術和對外交通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其次,本書采用去中心化的海洋史視角,重視海洋自身的主體性。無論是對馬爾代夫熱帶物產的探討,還是對海洋港口社會的分析,楊斌均將海洋世界置于核心位置。這一視角使我們能夠從知識史、科技史和環境史的多重維度,重新審視馬爾代夫在印度洋及其與中國交流中的重要性。最后,本書特別關注印度洋世界。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帆船逐漸退出印度洋,甚至在清代形成了“清船不過馬六甲”的說法。這一現象使得明清海洋史研究較少關注中國與印度洋的聯系。然而,正如楊斌在本書第四部分所揭示的,即便直接的海上聯系中斷,中國對印度洋世界的認知與想象仍然在不同的知識體系中被改造和內化,形成了獨特的離散性知識。

作為同樣研究海洋史的同仁,我也借此機會向楊斌老師就本書請教幾個問題。

第一,在中文史料中,是否存在比汪大淵更早的關于馬爾代夫的記載?眾所周知,中國人遠航印度洋的歷史可追溯至漢代,《漢書·地理志》中即有關于中外交通的重要記述:“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馀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馀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馀,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劯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巿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赍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八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此前已有眾多學者對這段文字進行考證,可以確認是航行印度洋去程和回程的記錄。文中出現的“黃支”被認為是達羅毗荼國的都城建志補羅(Kanchipura),因而文中黃支國以南的“已程不國”則被認為是今天的斯里蘭卡島。不過,南京大學的楊曉春教授曾在《歷史地理》第2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發表《黃支國新考》一文,他從讀音和物產等方面重新考察,認為“黃支”應該是斯里蘭卡島。如若此說成立,那么黃支之南的“已程不國”就有可能是指馬爾代夫。漢之譯使自此而還,可能是因為馬爾代夫特殊的千島地貌如萬里石塘,其奇險阻隔漢使往更西的方向航行。不過我并未找到可以與“已程不國”對音的梵文證據,因此只能略作推測。

第二,關于馬爾代夫首都馬累(Male)在鄭和文獻中的記載——“官嶼溜”,楊斌老師認為“官”字主要指代其作為馬爾代夫政治中心的地位。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鄭和航行路線中的“官場”“官廠”往往暗示船隊曾在此設立基地或補給中心。考慮到鄭和船隊曾經介入錫蘭山之戰,并在蘇門答臘等其他地方建立補給站,是否存在將馬累作為戰略補給地的可能性?換言之,“官嶼溜”是否不僅僅是政治中心的標記,更可能反映了鄭和航行的實際運作需求?

第三,如何理解明清中國對馬爾代夫乃至印度洋的“遺忘”?這究竟是一種主動的“忘卻”還是一種被迫的“割舍”?對于“清船不過馬六甲”的說法,普遍認為明清的海禁政策和西方的殖民擴張擠壓了中國帆船的海洋生存空間。從本書第三部分對物產流動的討論來看,明代朝廷對馬爾代夫及印度洋的興趣似乎并非出于戰略考量,而更多是出于對異域珍寶的需求。當葡萄牙人可以代為引進龍涎香的時候,明廷與印度洋世界的直接聯系也就無足輕重了。這是否意味著,鄭和之后的中國對印度洋的“遺忘”,并非由于技術或能力的局限,而是因為在全球貿易網絡的新格局下,直接遠航印度洋已不再具有實際利益?進入清代后,荷蘭、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及東南亞的擴張,使得中國商人可以在巴達維亞、檳城、馬尼拉等東南亞港口,通過西方商人間接獲取印度洋物產。因此,這種“遺忘”是否更應被理解為一種順應全球貿易格局變遷的調整,而非單純的海禁政策或外部壓力所致?

作者簡介:史可鑒,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生候選人,研究方向為明清海洋史、知識史和環境史。

本文轉載自“澎湃私家歷史”微信公眾號2025年6月2日文章,原標題為《答辯· <中國歷史中的馬爾代夫> |重新發現印度洋 》。

本期編輯:林熙泇

本期審核:單敏敏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公牛用雙向合同簽下日本后場球星,他在夏聯期間的表現其實很一般

公牛用雙向合同簽下日本后場球星,他在夏聯期間的表現其實很一般

稻谷與小麥
2025-07-22 00:43:53
南寧原配捉奸后續:小三正臉曝光,渣男被開除,知情人透更多內幕

南寧原配捉奸后續:小三正臉曝光,渣男被開除,知情人透更多內幕

鋭娛之樂
2025-07-22 01:10:03
進入7月底,4屬相時來運轉,事業順利,生活越來越精彩

進入7月底,4屬相時來運轉,事業順利,生活越來越精彩

素然追光
2025-07-22 00:19:11
郭正亮給了臺灣“最好”出路?一國兩制改1個字,或可統后不駐軍

郭正亮給了臺灣“最好”出路?一國兩制改1個字,或可統后不駐軍

顧史
2025-07-08 21:02:11
賺麻了!開拓者選中楊瀚森后,短短一個月收入暴漲11倍,遠超去年

賺麻了!開拓者選中楊瀚森后,短短一個月收入暴漲11倍,遠超去年

侃球熊弟
2025-07-21 23:44:35
高溫已至!中科院提醒:愛喝白酒的人,喝白酒盡量做到5不要

高溫已至!中科院提醒:愛喝白酒的人,喝白酒盡量做到5不要

健身狂人
2025-07-20 15:12:30
“被饑餓營銷騙了!”江西女生哭訴后悔報考福耀科技,不如去985

“被饑餓營銷騙了!”江西女生哭訴后悔報考福耀科技,不如去985

振華觀史
2025-07-21 12:36:05
男子強奸大嫂出獄后刺死見義勇為者,大嫂被索賠百萬

男子強奸大嫂出獄后刺死見義勇為者,大嫂被索賠百萬

中國新聞周刊
2023-05-23 17:10:35
A股:股民要做好準備!明天(7月21日)的大盤會這樣走

A股:股民要做好準備!明天(7月21日)的大盤會這樣走

風風順
2025-07-21 00:11:58
央視點名痛批!花光84億造不出一輛車,卻能花5000萬給員工買零食

央視點名痛批!花光84億造不出一輛車,卻能花5000萬給員工買零食

說說史事
2025-05-08 17:42:56
以色列嚴拒多國聯合聲明 指控哈馬斯阻撓停火協議

以色列嚴拒多國聯合聲明 指控哈馬斯阻撓停火協議

財聯社
2025-07-22 01:02:04
世界巔峰之作!中國的偉大工程正式動工,印度反對無效

世界巔峰之作!中國的偉大工程正式動工,印度反對無效

兵國大事
2025-07-21 00:05:15
兒媳年薪80萬,婆婆逼她給小姑子50萬,不然就離婚,兒子笑了:那就離

兒媳年薪80萬,婆婆逼她給小姑子50萬,不然就離婚,兒子笑了:那就離

澤澤先生
2025-07-12 07:00:07
著名導演逝世,終年63歲!曾擔任奧斯卡評委!

著名導演逝世,終年63歲!曾擔任奧斯卡評委!

魯中晨報
2025-07-21 16:48:09
張繼科打了翻身仗!人民日報為其發聲,但這次動了誰的蛋糕?

張繼科打了翻身仗!人民日報為其發聲,但這次動了誰的蛋糕?

夕落秋山
2025-07-21 17:49:36
八國聯軍:流傳已久的謊言!

八國聯軍:流傳已久的謊言!

深度報
2025-07-13 22:52:06
螞蟻吞大象?生產殲20的成飛集團僅174億就被收購,用意耐人尋味

螞蟻吞大象?生產殲20的成飛集團僅174億就被收購,用意耐人尋味

書中自有顏如玉
2025-07-21 15:52:57
援俄讓朝鮮看清了自己,再不做出改變,百萬朝軍將無立足之地

援俄讓朝鮮看清了自己,再不做出改變,百萬朝軍將無立足之地

跳跳歷史
2025-04-28 14:27:45
蔚來喜獲200億,李斌又回一口血

蔚來喜獲200億,李斌又回一口血

快刀財經
2025-07-21 22:41:44
他擔任局長后,和12個女下屬有染,一個26歲的女人將他拉下馬

他擔任局長后,和12個女下屬有染,一個26歲的女人將他拉下馬

喬生桂
2024-07-01 16:26:12
2025-07-22 02:48:49
南亞研究通訊 incentive-icons
南亞研究通訊
深度聚焦南亞相關問題
1040文章數 12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旅游
親子
教育
時尚
本地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親子要聞

看這小孩調皮的想上窗臺,媳婦炒幾個菜給公婆送,炒蘑菇太好吃啦

教育要聞

清華直通!7名學霸被保送,一中、南外、金中河西的學霸上榜!

二搭的風正在吹向你的CP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 | 誰打翻了濰坊的調色盤?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工布江达县| 明星| 洪湖市| 琼海市| 兴国县| 武川县| 南陵县| 四会市| 白河县| 景宁| 平山县| 扬州市| 砀山县| 惠安县| 莲花县| 仪征市| 垣曲县| 平谷区| 新营市| 吐鲁番市| 策勒县| 鹤庆县| 林周县| 宝兴县| 林甸县| 阳曲县| 鄯善县| 盘锦市| 安化县| 林口县| 呈贡县| 安远县| 西和县| 修武县| 台州市| 普洱| 三穗县| 台前县| 竹溪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