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中,我黨有許多優秀的特工,他們潛伏在國民黨高層,作用巨大,為最終的勝利做出突出貢獻,郭汝瑰就是其中之一。
郭汝瑰曾是陳誠的心腹愛將,在解放戰爭中擔任國民黨國防部作戰廳長等要職,能接觸、制定核心作戰計劃,屬于我黨安插在國軍內部的一把利劍。
潛伏十多年,郭汝瑰對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和無能深惡痛絕,即便高官厚祿也無法磨滅他的志向。晚年,歸隊后的郭汝愧表示:潛伏國軍高層多年,真正佩服的國軍將領只有兩人。
1907年,郭汝瑰出生于四川一書香之家,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教育,高中畢業后受救國思想的影響,考入黃埔軍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郭汝瑰接觸共產主義思想,聽取了蕭楚女,惲代英的講座,閱讀了李達,陳獨秀等人的著作,決心要加入共產黨,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在袁鏡銘的介紹下,于1928年5月正式成為黨的一員。
由于蔣介石大力“清剿”共產黨,郭汝瑰不得已去日本留學,與組織失去了聯系。回國后,郭汝瑰又在陸軍大學深造,畢業后留校當了一段時間的教官。
“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郭汝瑰奉陳誠的命令,擔任第14師參謀長,出眾的軍事才能引起上級的重視,不久便擢升為師長。
當時郭汝瑰年僅35歲,在陳誠看來當個師長很屈才了,為讓他得到進一步發展,安排他去英國鍍金,回國后擔任國防部主管軍隊裝備與編制的軍務署署長,成了各大軍、師長巴結的對象。
此前,自郭汝瑰與我黨斷了聯系后,一直積極尋求與我黨再次取得聯系,直到抗戰勝利前夕,任廉儒的出現實現了這個目標。
郭汝愧與任廉儒見面后表明心志,希望重新加入我黨去延安工作,希望他能夠引薦。任廉儒向董必武匯報后,認為郭汝愧的特殊身份留在國民黨內部能起到更大作用,不一定要去延安工作。
在組織的安排下,郭汝愧繼續潛伏在國民黨高層,為我黨取得許多重要的情報。例如,郭汝愧第一時間交給了任廉儒《國軍戰斗序列》以及“剿共”計劃,這些都是少數人才能接觸到的絕對機密。
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作戰廳長的郭汝愧表面上對蔣介石畢恭畢敬,制定作戰計劃也是盡職盡責。蔣介石萬萬想不到的是,當郭汝愧把作戰計劃交給蔣介石的時候,遠在延安的毛主席也能收到一份一模一樣的,不可謂不厲害。
在郭汝愧的運作下,國軍在正面戰場上的兵力調度猶如透明,我軍前線指揮員能夠了如指掌,做出相應的對策,他的作用不亞于一支軍隊。
淮海戰役后,郭汝愧的身份受到國民黨高層的懷疑和調查,趁著蔣介石對自己還頗為信任,為了能夠及時抽身,他主動請纓去帶兵,擔任72軍軍長,脫離了控制,最后率部在四川宜賓起義。
由于郭汝愧的身份特殊,組織還不能公開他特工的身份,暫時只能以起義將領的身份獲得相應的待遇。直到1980年,組織重新批準郭汝愧入黨,他臥底特工的身份正式對外公開了。
晚年,郭汝愧表示潛伏國軍高層多年,真正佩服的國軍將領只有兩人,分別是張治中和傅作義。
張治中是愛國的和平將軍,反對內戰積極抗日,最為難得的是他從來沒有與我軍交過手,一直致力于和平解決內部矛盾。1949年,張治中在周總理等人的挽留下,留在了北平,為祖國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傅作義是抗日名將,軍事水平出眾,他的部隊有“七路半”之稱。解放戰爭時期,傅作義能夠以民族為重,在手握幾十萬兵力的情況下在北平起義,使得這座千年古城免遭炮火侵襲,立下大功。
郭汝愧同樣是一位以民族大業為重的優秀共產黨員,面對國民黨的高官厚祿不動心,堅定為黨為人民服務,組織給予他高度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