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丹娜絲”后天開始往咱們粵閩沿海靠近了。
眼下正是夏玉米灌漿、豆角黃瓜結莢的關鍵時候,田里的活計經不起大風大雨折騰。中央氣象臺說,這臺風帶著雨水來,但頭兩天外圍熱氣不散,深圳中北部白天還得熱到37℃。
5 - 6日高溫繼續“烤”著,地里干活的老鄉千萬別中午頂日頭,容易中暑。7日起雨水漸多,粵西、閩南的山區要防突發山洪沖毀菜地,低洼田塊得提前挖排水溝。
臺風帶來的6 - 8級短時大風最傷大棚,塑料膜松的、竹架晃的,現在趕緊用鐵絲擰牢,壓膜石多堆幾排。潮汕沿海的漁排養殖戶注意,雖說漁船早回港了,但海帶、生蠔架子得再檢查,別讓風浪扯斷纜繩。深圳周邊種荔枝、龍眼的果農,樹上沒摘的熟果抓緊收,不然大風一刮全掉地上,心疼都來不及。
有些老鄉靠看云識天氣,說“烏云接日頭,半夜雨稠稠”,這經驗沒錯,但更得盯著氣象短信,提前知道風雨啥時候到。粵東平原種水稻的,要是趕上臺風天灌水,別灌太滿,留半寸水層護根就行,免得 wind一吹倒伏。
有人問,臺風來了是不是不用澆水?錯!前兩日高溫曬著,菜園得早晚潑點水保墑,別讓苗子旱蔫了。
湛江的菠蘿地要特別留意,積水超過半天根就爛,排水溝挖到30厘米深,旁邊再堆點土壟擋水。這次臺風移動慢,風雨持續時間長,家里存的草木灰可以撒在辣椒、茄子根部,既能防潮又能補鉀肥。
年輕點的農戶會用手機看雷達圖,老一輩看不懂也別急,村里大喇叭一喊,趕緊去加固自家大棚。
最擔心山區留守的老人,家里晾的稻谷、玉米趕緊收進屋里,別等雨淋了發芽。廣東已經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鎮上農技員這兩天會下鄉,有不懂的趕緊拉住問,別自己瞎琢磨。我個人覺得,臺風前搶收點熟過頭的作物,哪怕拉去市集便宜賣,也比砸在地里強。
留個心眼,臺風過后別忙著下地,先看看有沒有斷電線掉田里,安全第一。具體咋準備?
列個急活清單:今天查大棚骨架→明天收熟果蓋農膜→后天一早關緊雞鴨棚。要是家里人手少,趕緊聯系村里互助隊,別硬扛,種地講究個天時地利,更得靠鄉親幫襯。
早防一步,少損三分,田里的收成經不起馬虎,咱們莊稼人就是得跟老天爺搶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