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之前的那段時間,蘇聯軍事工業曾經為本國軍隊提供了幾十個型號的坦克,不過在那些坦克當中,大家容易想起來的更多是T-34、KV(KV-1和KV-2)和BT(BT-5和BT-7)以及斯大林等型號。
不過相對來說曾經被蘇聯軍事工業寄予厚望的KV-85留給大家的印象卻并不深,甚至于今天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這種坦克的存在,那么這里邊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具體的說KV-85是蘇聯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針對KV-1坦克暴露出來的種種不足而開發的升級換代產品,可以說,在當時來看,KV-85坦克是作為蘇聯軍隊新一代標準重型坦克來開發的,由于當時蘇軍前線急需新型重型坦克,所以KV-85在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的情況下就在1943年8月投入少量生產,產量為148輛。
由于前線急需新型重型坦克,所以KV-85在進入生產以后,從1943年9月就在開始陸續運往前線,或者具體的說,首批裝備這種坦克的蘇聯部隊是第28集團軍的重型坦克團,數量是34輛,不過該團并不是單純使用KV-85的部隊,而是將KV-85坦克和蘇-152自行火炮一起混編使用。
不過這支K使用B-85坦克的蘇軍部隊在換裝、掌握這種坦克的過程當中并不順利,因為在他們參加戰斗之前,已經有3輛KV-85因為操作不當而難以修復了,在參加戰斗之前就導致新型裝備受損難以修復,這種情況對莫斯科來說簡直難以原諒。
但不管怎么說,到了1943年11月下旬,盡管蘇軍第28集團軍重型坦克團在訓練當中的表現難以恭維,但還是投入了戰斗。
簡而言之,對KV-85來說,這種坦克的首次戰斗簡直一言難盡,在為期4天11月20日-24日)的戰斗當中,KV-85然后和德三軍隊的“斐迪南”坦克殲擊車、“虎”式坦克發生多次戰斗。
而在這為期4天的戰斗當中,KV-85坦克以自己損失13輛的代價(10輛被擊毀,1輛失蹤2輛受損)僅僅取得擊毀對方5輛坦克(3輛“虎”式和2輛自行火炮)的戰果,可以說在KV-85坦克的首秀當中,這種坦克已經徹頭徹尾的失敗了。
坦率的說,KV-85對戰“虎”式坦克的戰績雖然要比T-34-76要好很多,但其實遠低于蘇聯軍事工業對它的期望。
所以,對蘇聯軍事工業來說,這是一款失敗的產品。
在KV-85同德三坦克交戰失敗的同時,這種坦克留給蘇軍坦克指揮官的印象也不好,首先它很難掌握,例如我在前邊提到的蘇軍第28集團軍重型坦克團在換裝sKV/85的過程當中本曾經搞壞了3輛新坦克就不完全是該團士兵的責任,這種坦克自己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另外蘇軍坦克指揮官也注意到,KV-85的動力不足、裝甲也不夠厚,總的來說這種坦克別說去對付“斐迪南”,就連對戰“虎”式坦克也要落在下風。
由于上述原因,蘇聯軍事工業在權衡利弊以后放棄了KV-85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項目,然后蘇聯重型坦克走上了斯大林坦克的道路。
可以說,如果不是KV-85的失利導致后來斯大林坦克的出現,那么按照當時蘇聯軍事工業原本規劃的路線走下去,也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重型坦克原本應當是KV-85及其后裔的天下,斯大林坦克也也許就不會出現,可以說,當時蘇聯重型坦克的發展歷程完全是因為一件偶發的事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偶然因素改變歷史進程的典型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