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餐飲之“貴”,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觸和體會。最為明顯和具有代表性的菜肴,莫過于手抓羊肉。這個有很多人都吐槽過了,這里就不再多做敘述。
有人說“寧夏羊肉甲天下”,口感好、品質優,所以好羊肉貴一點也能理解!可是在銀川的絕大多數餐廳吃飯,無論是街頭巷尾的小館子,或者是裝修高大上的餐館,還是燒烤店,在菜單上都會發現一個比較統一且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素菜類都不便宜。
菜單中的素菜,從炒土豆絲到炒青菜,基本沒有低于20+元的,普遍定價在22-28之間,要是高檔素菜,則上不封頂。而翻完整本菜單,不要說10+元,就連20+元區間的菜肴都寥寥無幾。
要知道,銀川乃至寧夏,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所產的冷涼蔬菜和普通蔬菜,口感味道品質等都堪稱一流,除了銷售出省區,本地也有不少銷路。按理說作為產區,蔬菜原料成本應該要低一點才對,可是,反映到菜單上,價格卻高得可以說是離譜!
事實上,每年的夏秋季節,是寧夏蔬菜大量上市的時節,蔬菜賣得也便宜。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用原料成本高的理由來應答菜肴的“貴”這個問題嗎?
當深入探究銀川餐飲"素菜貴"現象的背后,或許能發現更多值得思考的細節。
首先,餐飲定價從來不是簡單的原材料成本疊加。在銀川這樣快速發展的城市,商鋪租金、人工成本、水電費用等經營支出持續攀升,這些隱形成本最終都會分攤到每道菜品中。尤其近年來,隨著城市改造升級,許多傳統街邊小店被迫搬遷,取而代之的是裝修考究的商業綜合體,經營環境的改變自然推高了整體消費水平。
還有,寧夏蔬菜雖品質優良,但銀川作為區域消費中心,大量優質蔬菜被優先供應高端市場和外地客商,本地餐飲企業反而面臨"好菜難求"的局面。有朋友說:"真正達到餐廳標準的精品蔬菜,收購價往往比菜市場零售價還高。"
有意思的是,這種定價現象也折射出西北特有的餐飲文化。在傳統觀念里,"吃肉才顯誠意"的待客之道根深蒂固,素菜長期被視為配角。菜單上素菜定價策略,某種程度上是為了維持葷素菜肴的價格階梯——當手抓羊肉定價128元時,28元的炒青菜反而顯得"合理"了。這種消費心理的慣性,讓經營者缺乏下調素菜價格的動力。
于是可以看到有意思的一幕,早市或者市場、超市的土豆價格都降到幾毛錢或者1-2元了,可是,在菜單上的酸辣土豆絲依舊22-28元,一份酸辣土豆絲蓋澆飯,也要16+元。
不過,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還有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用"舌尖投票"、“用腳投票”,倒逼餐飲進行調價。在這場博弈當中,期待銀川餐飲的“貴”能夠被打下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銀川人既能享用"甲天下"的羊肉,也能吃上物美價廉的本土蔬菜,讓"塞上江南"的美味真正做到葷素相宜、豐儉由人。
有人說這也就想想可以,還是要看餐飲企業的觀念改變與否?;蛟S也可以靠“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的體驗來對這個“貴”進行整頓。
所以,也不知道銀川餐飲10+元的素菜什么時候回歸?期待!
這里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