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受限于復雜的機械結構與高昂的制造成本,四驅系統(tǒng)往往是高端SUV車型及豪華品牌的高階配置。進入新能源時代,盡管電驅動的結構簡化了四驅的實現(xiàn)方式,但成本與市場定位的考量,依然使其成為大多數(shù)品牌的高配專屬。同樣,作為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核心硬件的激光雷達,其規(guī)模化裝車雖已啟動,但全系標配的車型大多集中在騰勢Z9、享界S9、蔚來ET7等起售價遠超30萬元的純電或混動旗艦上。
7月4日,領克發(fā)布了中大型插電混動轎車領克10 EM-P,其將“四驅”與“激光雷達”這兩項高價值技術同時設定為一款20萬級車型的“標配”,這在當前的混動轎車市場中尚屬首次。
此舉背后,反映出中國頭部車企在三電技術、供應鏈整合與成本控制上的綜合實力已達到新的高度。此外,其官方公布的4.2L/100km虧電油耗,甚至低于部分同級別的兩驅混動車型,使得“四驅”不再與“高能耗”劃等號,切入了主流消費者對于性能與經(jīng)濟性兼顧的訴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技術普惠的浪潮也一次次掀起。此前,比亞迪成功將插電混動車型的價格拉入與同級燃油車正面競爭的區(qū)間,而華為選擇與賽力斯、奇瑞等合作的問界、智界品牌,也在不遺余力地推動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在20-30萬級市場的普及,領克10此次將四驅與激光雷達全系標配,無疑也將進一步推動行業(yè)的技術平權。
全系標配四驅,意味著更強大的性能以及在極端路況下更高的行駛穩(wěn)定性;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并搭載英偉達Thor這樣的高算力芯片,則為更高階的智能駕駛功能迭代預留了充足的硬件冗余。
可以預見,未來隨著領克10 EM-P正式入市,其所在的細分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單純依靠價格優(yōu)勢或單一亮點的產(chǎn)品,其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這場技術普惠化浪潮,將逐漸改寫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規(guī)則。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