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的事,讓好多家長心里揪得慌。本來是送孩子去幼兒園學知識長身體的,誰能想到一場體檢打破了平靜。有家長發現孩子掉頭發、肚子疼,帶去醫院一查,血鉛指標高得嚇人。更讓人著急的是,當地組織的集中檢測結果遲遲不公布,不少家長干脆帶著孩子往西安跑,西安市中心醫院兒科病房都住滿了,連老年病科和內分泌科都騰出床位給這些小患者。
據報道,劉先生到現在都覺得像做夢。7月3號當地部門打電話說孩子血鉛14微克/升,微信里還特意確認了這個數。可第二天西安中心醫院的報告出來,290微克/升!這數字差得太離譜了,就像買菜時電子秤和桿秤稱出兩種結果。王先生家的情況也差不多,當地說5.146微克/升,西安查出來232.18微克/升,這哪是誤差,簡直像拿體溫計測開水溫度。更特殊的是王女士的侄子,當地電話通知690多微克/升,西安查是319微克/升,兩邊結果都沒見著紙質報告,家長只能干著急。
李先生家的情況更讓人捏把汗。6歲女兒在幼兒園上學,3歲兒子沒去,倆孩子血鉛值差了十多倍。女兒早早就有白頭發、肚子疼的癥狀,6月24號查出來284.9微克/升,醫生說是鉛中毒,開了排鉛藥讓女兒背著書包繼續上學。當時他還以為是孩子愛吃零食,壓根沒往幼兒園想。現在想想,幼兒園的餐飲安全實在是太可怕了。
除了給孩子治療外,究竟是什么食物導致孩子鉛中毒的呢?
5日下午,家長劉先生告訴記者,有官方人士透露,對涉事幼兒園的餐食、自來水、純凈水等進行了抽檢,其中,48小時留樣食品大部分樣本合格,有2個樣本檢測結果異常,一個是三色棗發糕,一個是玉米腸卷,“初步判斷,這兩種食物的添加劑超標”,疑似這兩種食物導致了孩子們的鉛中毒。
對于這樣的檢測結果,有家長說,幼兒園的甜點都是從外面采購的,可出事后他們卻對外說甜點都是自己做的。現在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第三方抽檢,大部分樣本合格,難道就這倆點心出事了?添加劑到底超標在哪,是哪個廠家生產的,怎么就進了幼兒園的廚房?這些問題像疙瘩一樣堵在家長心里。
這事在網上吵翻了天。有網友說得直戳要害:“天水查正常,西安查超標,當地還勸家長帶孩子回去治,身體中毒可怕,操作中毒更寒心。” 有人懷疑:“本地醫院是查不出還是不敢查?這比鉛中毒還嚇人。” 還有人聯想到預制菜問題:“家長一直抵制添加劑,可怎么就禁不了?”
有個評論獲贊特別多:“甘肅查33,西安查441,這差距背后就是禍根!” 大家都在問,是不是檢測設備不同?可醫生說了,短時間內血鉛含量不會大起大落,除非故意造假。有人翻出2006年的事,說這個區以前就出過集體鉛中毒,怎么又發生了?
更多人把矛頭指向監管:“幼兒園貪小利就算了,拿納稅人錢的人還想掩蓋真相,這不是罪加一等嗎?”“出了事每次都嚴查,每次都沒下文,食品安全咋就這么難?” 還有做學校食堂的網友說:“我們高中食堂連味精都不讓用,幼兒園咋能用半成品?”
看著病房里排鉛治療的孩子,再想想兩地懸殊的檢測結果,誰能不心疼又氣憤?孩子的血鉛是怎么超的,添加劑里到底有什么,當地檢測結果為啥和西安差這么多,這些都該有個清清楚楚的說法。
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尤其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每一口飯都該是放心的。現在官方說成立了工作組,樣本也送去復檢了,但家長要的不是“正在調查”的回復,而是能看到的真相和解決辦法。希望這次能徹查到底,別讓孩子們的健康成了糊涂賬,也別讓家長們的信任涼了心。畢竟,連入口的東西都管不好,談什么未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