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對美國“跪了”的國家出現,居然是我們的鄰國,不僅如此,“中方利益”竟然被其當成了給美國遞上的投名狀,我們有何反應,未來又會如何應對?
前不久,特朗普又“搞事”了——他高調宣布,美國和越南達成了一項新的貿易協議。聽到這消息,大家立馬一片嘩然,尤其是在協議的詳細條款曝光后,輿論場上充斥著這樣的聲音:越南這次是真的“跪了”。
(美國關稅緩沖期到期前,美越達成協議)
要聊這份協議,首先得從特朗普再度當選總統之后的操作談起。眾所周知,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可是沒少讓人頭疼。他一上臺,就不拖泥帶水地簽署了一個“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行政令,要求聯邦機構查出貿易逆差的根源。
這個動作還不夠,特朗普隨后又將貿易問題提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直接加碼了。這其中,在2025年4月,他突然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了46%的關稅,擺明了是要給越南一點顏色看看。
(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
越南當然炸鍋了,要知道,美國是它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2024年光是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就占了越南GDP的30%。如果46%的關稅一砸下來,越南的電子產品、紡織品這些支柱產業就要受重創。所以,越南政府緊急采取行動,趕緊派人去跟美國談判。
不過,特朗普也沒有把事情做絕,給了一個90天的緩沖期,這期間關稅暫時暫停,給雙方留出了談判的時間。在這90天內,經過多輪激烈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前不久發布的這份貿易協議。
這一協議看似解決了越南的燃眉之急,但仔細一看,內容遠沒有那么簡單。比如,美國原本計劃對越南進口商品征收46%的關稅,而現在降到了20%。乍一聽松了口氣,但這20%依然不是小數目。
(越南制造業)
越南的商品在進入美國市場時需要提價,自然影響競爭力,尤其對于那些利潤本來就不高的行業,比如紡織和制鞋行業,壓力不小。
此外,有個“轉口貿易”的策略過去備受歡迎,即一些國家先將貨物送到越南加工,再貼上“越南制造”的標簽,以此躲避高額關稅。但美國這次也堵住了這條路,對“轉口”貨物直接征收40%的關稅,相當于徹底掐死了這招。
相比之下,美國的商品進入越南卻是暢通無阻,沒有關稅煩惱。從大豆、牛肉到汽車和工業品,美國的商品能夠以最低成本在越南市場橫行無忌。
僅從這些條款來看,這份協議顯然是“不公平”的典型案例。美國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市場壁壘,還輕而易舉地撬開了越南的大門,而越南幾乎什么好處都沒撈著,還得硬著頭皮接受這些條件。這協議的出臺,簡直就是美國在經濟談判中又一次完美的“收割”。
然而,不僅僅是越南和美國雙邊的問題,中國在其中也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中國是越南的主要投資國,許多中國企業在越南設廠,為越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但美國一直以來認為中國企業利用越南作為“中轉站”,規避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這無疑是對中越兩國的不公平打壓。
(中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項目)
對越南來說,雖然特朗普威脅征收的關稅從46%降到了20%,看起來是“手下留情”,但針對“轉口商品”的40%關稅卻是配合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打擊。這種裁量權顯然由美方掌握,換句話說,只要美國決定這就是“轉口貿易”,就必須面臨40%的關稅負擔,對于在越企業的中國廠商來說,這無疑是個無法預測的風險。
中方對此自然不能無動于衷。中國商務部的新聞發言人何詠前明確指出,美國這種對等關稅的行為是典型的單邊霸凌,中方堅決反對。同時,中方正在評估相關情況,強調希望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的經貿分歧,但絕不允許任何一方犧牲中方利益來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將采取果斷措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
盡管我們沒有預料到越南是第一個對美國妥協的國家,但我們并不擔心會受此影響。即便出現了一些波動,我們也能迅速做出反制,確保我們的利益受到保護。
這種霸權式的經濟施壓手段,除了讓人們更加警惕美國的意圖,也給其他國家提了個醒:面對強勢對手的逼迫,如何在國家利益和全球化進程中找到平衡,永遠都是考驗各國智慧的重要課題。總的來說,在國際談判中堅持原則與靈活應變同樣關鍵,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底線和長遠戰略,這才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