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的六月十三,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日子,如果你經常在農村,亦或者說,經常會種點瓜果蔬菜的話,就會聽到“六月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干”的俗語。意思就是六月天氣炎熱的話,一般在農歷的六月十三容易出現下雨的一個情況,不然的話,后續到了冬天,雨水就會比較少,容易導致干冬的出現。那么明日到底是什么意思?晴天好,還是下雨好?農諺咋說呢?
明日六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1、從時間上來看,明日農歷的六月十三,剛好就是公歷的7月7日,這天恰巧就是小暑節氣。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到了這個時候,夏季也就正式登場,氣溫會逐漸升高,但是還沒有達到最熱的一個階段。
民間一直就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的一個說法,是在此時高溫高濕,很容易引起中暑的一個情況,因此要注意降暑降溫。
2、明日六月十三,是民間傳說當中“井龍王的誕辰”。井龍王也叫井泉龍王,是人們最早祭祀的對象之一,在《白虎通·五祀》中記載:“五祀者,謂之門、戶、井、灶、土”。
事實上,這個井龍王祭祀,要比我們想象當中的早很多,早在殷商時代,井龍王就是人們祭拜的五種家神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給人們提供生活用水,以及保護井水的干凈。
而在傳統文化當中,但凡提到龍王,多和降雨有關,所以井龍王這天,下雨是最好的,因為下雨就代表著后續的降雨會比較多,而在六月份雨多,我們不僅人會感覺到特別的舒服,秋莊稼也更容易獲得豐收。
“最怕小暑一日晴”,明日六月十三小暑,天晴有啥預兆?農諺咋說?如果這天不下雨,出現大晴天,有啥說法呢?
從這句老話當中,不難看出,人們是比較擔憂,小暑節氣的時候出現大晴天的,那么到底是在怕什么呢?我們或許可以從下面這些農諺當中找尋到想要的一個答案。
農諺一:六月十三,無雨直干
意思就是農歷的六月十三,如果碰到晴天的話,那么這種天氣就會一直延續,本身六月就特別的炎熱,高溫是常態,那么此時沒有雨的話,就會一直炎熱下去,這樣就容易導致干旱的出現,甚至影響到作物的一個豐收。
農諺二:六月無雨望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干
在原本的雨節當中,沒有出現下雨的一個情況,這樣也是人們不愿意看到的,自從進入六月之后,天氣就異常的炎熱,沒有雨的話,人們就盼著六月十三這天可以下雨,如果六月十三還沒有雨下的話,后續就容易出現干旱的情況,那么天氣就會變得更加的悶熱,甚至還會影響到冬季的一個氣候。
農諺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這里就提到了小暑節氣下雨的一個重要性,我們都知道,春雨貴如油,但其實在小暑的時候,尤其是六月十三,剛好是六月的中旬,這個時候,也需要及時雨,才能更好的讓莊稼生長,而這個時候的雨水就像銀子般珍貴。
人們口中最怕小暑一日晴,說的就是害怕,在六月十三小暑這天,還沒有出現下雨的一個情況,那么天氣會異常的炎熱不說,人就特別容易中暑,同時莊稼也容易出現干旱,這樣就會影響到最終的一個收成,這個是人們不愿意看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