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的確很公平,因為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然會有死的那一天,不管生的時候如何,是貴為皇親,還是底層草芥,最終都一樣,他們赤條條地來,也會兩手一攤,啥也帶不走。
但是,這世界又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一出生的時候,就口含金鑰匙,而有的人卻就真的“赤條條”,除了擁有自己之外,其他一無所有。
尤其在今天,許多人為每天的口糧而奔波努力,有的人苦苦求學十幾年,一畢業就失業,有人辛苦努力工作,卻在35歲就下崗被裁員……
也有的人,他們從1歲就開始工作,22歲就能領退休金,而且還能在別的單位再領一份薪資。
這些都不算啥,今天微博熱搜上,有一條更加令人吃驚的內容,那就是23名死亡人員領高齡津貼。
可能大家都還年輕,不知道高齡津貼是什么?
高齡津貼是針對高齡老年人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體現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懷。不同地方的標準不一樣,比如,內蒙古就規定80-99歲的老人,每月發放100元,100歲以上的每個月600元。比如陜西,80-89周歲高齡老人可享受到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90-9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10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每人每月可領200元。
這是社會經濟發展之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更體現了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心和愛護,然而,就這點微薄的為老人生活的補助,居然也有人想占便宜。
根據懷仁市民政局發布的通報, 根據相關部署,開展民政服務領域自查排查,在發放高齡津貼方面,民政局與公安、衛體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并及時進行數據比對,比對中發現有23人死亡領取高齡津貼,并經鄉鎮街道核實確認死亡。
上面這些人員,涉及9個鄉鎮,經過追繳,已經退回了19900元(還有一個人200元未退)。
這件事情,與別的熱點最大的差異在于,是主動通報,而非網友爆料,或者人們舉報。比如內蒙某部門公開招聘的事情,如果不是網友們的接續爆料,估計他們就真的蒙混過關了。
但這件事情,是通過大數據發現的,這就值得關注了。
至少有三個層面:
第一,近期很多熱點問題,比如朱元璋老家鳳陽,先是鼓樓屋頂坍塌,再是廁改補貼3000元幾年拿不到的事情,這么個簡單的事情,到現在,雖然發布了幾次公報,但是都沒說清楚到底錢去哪了,錢是怎么用的?
這么簡單的問題,各單位之間數據都已經打通了,在系統里進行數據相關比對,各種勾稽關系一拉,就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就像這樣懷仁一樣,很多原本看起來不起眼、或者不太可能被發現的問題,在數據面前,都無法隱藏了。
只是有些問題,就看他們想不想真的查。
第二,看起來金額并不大,也就幾萬塊錢的事情,但這暴露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到最基層老百姓身上,國家的那些好政策,是不是真的能惠及到老百姓,能不能真金白銀地得到實惠,這是當下廣大鄉村里面,最殘酷、最現實又最尷尬的問題。
在村子里,一個老人去世了,是需要村里層層上報,并到公安部門去銷戶口的,這是相關部門的日常工作,也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規流程。只要這個事情做了,高齡補貼自然就會取消,并不再發放。
可為什么人都死了,高齡補貼還在領取呢?這背后涉及的部門有哪些,人員又有哪些?是否存在違規?是否存在套取國家資金?是否存在虛報?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涉及財政資金的發放,一級一級審批又是怎么過關的呢?
這背后是值得去深挖的。
第三,這樣的事情是個例嗎?顯然不是,前面有人1歲就工作,22歲就退休,他們想冒領的是退休金,而這個人死了還在領的是高齡補貼,審計署最近發布的相關工作報告顯示, “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情況”部分,重點審計了25省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4.14萬億元,發現各類問題金額601.61億元。其中,25省的2.83萬名職工通過提供虛假病歷或篡改檔案提前退休等方式,違規領取養老待遇5.19億元。
這些問題,能不能依賴大數據去主動發現呢?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問題是否有部門去真正查處,并追回那些損失的資金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