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概況:
蘇洼三眼井距今約2000余年,深30余米,經多年淤積,現深約15米。井口上蓋有兩塊直徑約140厘米、厚約20厘米的圓形青石,每塊青石上有三眼,呈正三角形排列,每眼直徑約35厘米,可供三人同時取水。井內壁砌方形磚,磚長約30厘米、厚5厘米。其不僅是蘇洼村的重要水源,也是當地歷史文化的象征。
神秘傳說:
蘇代歸隱建井說:傳言蘇洼三眼井是戰國時期縱橫家蘇代所建。戰亂后,蘇代歸隱于此,著人挖掘此井,供鄉民取水飲用。井初建成時并非三眼,為防止人畜不慎落入井中,人們故將刻出三眼的圓形青石覆于井上,存留至今。
南風先生相助說:唐朝末年,一位姓蘇的朝中大官告老還鄉后遷居歸仁,因異地水土不服,需從幾百里外運水吃。南風先生路經此地,決定幫助他打井。南風先生選中潼河北岸一塊地方,囑告挖到地下露出一塊桌面大小的石板便可停挖。蘇大人按其指點挖井,月余后挖到石板。然而,即將竣工時,一民工失手打碎石板,一股兇猛水流從石板內沖出。關鍵時刻,南風先生歸來,將打谷場上的石碾子卷入井內,壓住噴泉,化險為夷。井修成后,井水甘甜,能治病,一下出了名。
神仙指引解旱說:相傳蘇洼村曾遭遇嚴重旱災,村民四處尋水無果。絕望之際,一位神仙出現,告知村子某處有口三眼井能滿足用水需求。村民按指示找到三眼井,發現井水清澈見底且源源不斷,從此三眼井成為蘇洼村的生命之源。
黃姓王妃報恩說:傳說三眼井由一位黃姓王妃所造。她入宮前是孝女,每天到城外河里挑水。入宮后,爹娘靠鄰居幫扶度日。為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鄉親幫扶情,她決心在家門口打口好井。一位手藝高超的打井人被其感動,建造了這口水井。
歷史意義:
蘇洼三眼井是泗洪縣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它見證了當地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盡管其確切的建造時間和建造者已無從考究,但這些傳說故事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