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建廳、文化和旅游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聯合公布了第八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淮安區欽工鎮橫溝村小后莊、堰頭;順河鎮雙井村雙井、二門組;盱眙縣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官灘鎮甘泉村甘泉四村成功入選,至此,我市累計獲評省級傳統村落21個。這一喜訊為淮安深厚的“運河之都”底蘊再添鮮活注腳。新晉四村,各展千秋,讓我們來一睹這四個村落的別樣風采吧!
01
欽工鎮橫溝村小后莊、堰頭:紅色熱土,田園詩畫
這里是1928年橫溝寺農民武裝暴動策源地,打響了蘇北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紅色基因與田園風光在此交融,村莊肌理清晰,傳統民居錯落有致,訴說著蘇北平原村落的質樸與堅韌。
這里不僅是寧靜的田園居所,更承載著獨特的革命歷史記憶,是追尋先輩足跡、感悟家國情懷的生動課堂。橫溝村緊緊圍繞紅色歷史,以“江淮火種”為主題開設陳列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還原歷史,豐富展示內容與功能,將紀念地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
近年來,橫溝村憑借自身的努力和特色發展,在鎮村布局中被規劃為特色保護類村莊,先后取得了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江蘇省第二批100個紅色地名、淮安區恩來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淮安區紅色思政教育教學點、淮安區文明村、淮安區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未來,橫溝村將繼續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推動紅色旅游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讓這個“江淮火種”之地,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傳統村落魅力,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02
順河鎮雙井村雙井、二門組:古井雙生,夢里水鄉
在淮安區順河鎮的田野間,雙井村雙井組與二門組如兩顆被時光打磨的溫潤玉石,靜靜躺在歲月的河床里。五百多年來,朝代更迭、歲月流轉,卻從未磨去這里的歷史印記。
村落的靈魂,藏在兩口明代古井里。作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對“井中兄弟”一圓一八角,設計獨具匠心。數百年來,它們不僅是村民淘米浣衣的生命之源,更承載著“井文化”的精神內核。每逢春節、中秋等佳節,或是家族添丁、議事等大事,村民們便會聚集井邊,擺上祭品祈福,圍坐商議事務,讓古老的儀式在煙火氣中延續,讓古井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情感紐帶。
這里的文化遺產,既有形于物的器物,更有藏于心的技藝。村中的醬油工坊便是鮮活的例證,其古法釀造技藝已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令人稱奇的是傳承六百余年的順河百葉工藝。成形的百葉,薄如蟬翼卻韌性十足,散發著黃豆最本真的清香。這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刻在當地人血脈里的文化符號。
歲月的饋贈與村民的堅守,為雙井組與二門組贏得了諸多贊譽:2013年,先后獲評省級衛生村、省級“三星康居示范村”;2014年,被授予省級水美村莊稱號;2015年,“三化村建設”獲上級肯定;2018年,獲評中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2020年,既成為“三治融合”村,其“五好村莊”建設也獲上級好評。
這些榮譽的背后,是村落保護與發展的用心。近年來,當地在原汁原味保留古民居、古井、工坊的基礎上,改善了人居環境,完善了基礎設施,更以文化為魂發展特色旅游。雙井組與二門組,以古井為眼,以技藝為脈,以民俗為魂,在時光的長河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它們是淮安傳統村落保護的生動樣本,更是農耕文明留給當代的珍貴禮物,正以獨特的姿態,在新時代續寫著文化的長歌。
03
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世外桃源,山水秘境
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因組內原先有一處200余畝的生態桃園,解決了村內百姓的溫飽問題,故得名桃園。桃園始建于革命戰爭時期,因地處大別山余脈,木料、石料等資源豐富,加上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是個居住的好地方,不少逃荒的人便選擇此處落腳。
桃園組由東向西整體呈現“田園—村落—丘陵—山體”的區域格局。村落在空間格局上,依山地而居,呈現前田后林的空間特征,空間肌理較為清晰,建筑沿道路有機分布,林木茂盛,果樹較多,水源豐富,呈現生態聚落掩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風貌。
近年來,龍潭村圍繞“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目標,以建設美麗桃園為抓手,大力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新桃園。如今的桃園組面貌煥然一新,村前塘口水清岸綠,景色宜人,村中綠樹環繞,整潔衛生,村民居住環境和幸福指數得到有效提升。
桃園先后榮獲“江蘇省綠化示范村”“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村)”“淮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淮安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桃園將繼續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田園風貌為底色、古村文脈為靈魂,探索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實現“桃紅產業興、村古鄉愁濃、人和生態美”的美好圖景。
04
官灘鎮甘泉村甘泉:一泉清冽,滋養千年
官灘鎮甘泉村甘泉位于縣政府向北約6公里,甘泉山都梁寺腳下,屬于丘陵地帶。公元206年,項王帶兵休整于甘泉山掘得此井,井水甘甜,綿延不絕;后宋代書畫家米芾游覽此地,欣然題寫“淮南第一泉”。
因泉得名,以泉為魂。村中甘泉清冽,歷史悠久,是村莊的靈魂所在。圍繞甘泉形成的聚落格局獨特,傳統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村中有都梁寺、項王城遺址、甘泉山墓群等傳統文化遺址。泉水不僅滋養了這片土地,更孕育了獨特的泉文化與鄉土風情,泉水泡茶、泉邊閑話,皆是此地最動人的生活畫卷。
秉持“環保優先、生態立村”理念,甘泉村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對小組破舊房屋進行拆除,鋪設污水管網及收集池,新建及修復水泥路面,不斷完善村組亮化工程,優化居民庭院三區分離建設,極大提升了村民居住環境,形成自然淳樸的田園風光。
從紅色印記流淌的小后莊、堰頭,到古井雙生的水鄉雙井、二門;從桃花掩映的龍潭桃園,到清泉滋養的官灘甘泉——淮安這四顆新晉的省級傳統村落明珠,正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光芒。它們靜待您的踏訪,在古樸的街巷、清冽的甘泉、盛開的桃林和紅色的印記中,共同聆聽歷史的回響,見證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華美篇章。
來源:淮安住建
關注淮安拆遷、老舊小區改造,給個關注喲~
1
2
3
4
5
6
小編是生產隊的驢
停不了,歇不得
心疼小編就點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