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風吹雨過前村,小院清涼晝掩門。
竹影亂搖書幌靜,荷香暗度酒樽溫。
閑尋野果嘗新味,懶向鄰家問舊痕。
獨倚闌干思物候,綠楊陰里鳥聲喧。
這首作品以"小暑"時節為背景,在八句間勾勒出一幅雨后鄉村的閑適圖景。
全篇如一幅水墨長卷,將暑熱中的清涼、獨處時的靜謐與自然界的生機交織,核心是展現遠離塵囂的自在心境。
首聯"暑風吹雨過前村,小院清涼晝掩門"以暑風送雨起筆,將雨后的清涼感具象化為"小院掩門"的細節。
"過前村"暗含時間的流動——雨從村外而來,帶來整體的清涼,為全篇定下閑適基調。
頷聯"竹影亂搖書幌靜,荷香暗度酒樽溫"形成動靜對比:竹影在風中"亂搖",卻襯得書幌更靜;荷香"暗度",與酒樽的溫熱形成觸覺與嗅覺的交織。
這兩句像卷軸上的山水,用流動的筆觸描繪出感官的豐富——竹影的動與書幌的靜,荷香的幽與酒樽的暖,構成夏日的獨特韻律。
頸聯"閑尋野果嘗新味,懶向鄰家問舊痕"以"閑"與"懶"強化主題,展現與世無爭的心態。
"嘗新味"是自然的饋贈,"問舊痕"則暗含對過往的淡泊。
野果的"新"與舊痕的"舊"形成時間對比,凸顯當下生活的鮮活。
尾聯"獨倚闌干思物候,綠楊陰里鳥聲喧"以"獨倚"收束全篇,將個人的靜思與外界的喧鬧并置。
"思物候"暗合對自然規律的體悟,"鳥聲喧"則像卷軸的留白處突然躍出的生機。
綠楊陰的靜謐與鳥聲的喧鬧形成聽覺層次,完成動靜的平衡。
這首作品如同一幅水墨國畫:首聯是遠景,以暑風送雨定下基調;頷聯是近景,以竹影荷香增添層次;頸聯是細節,以野果舊痕注入生活氣息;尾聯是焦點,以獨倚闌干完成意境。
最妙處在于,它既保持著水墨的空靈,又在留白中生長出獨屬觀者的想象——正如好的詩歌不該是封閉的標本,而應是邀請讀者共同完成的創作。
全篇通過暑熱與清涼、獨處與生機、舊痕與新味的對比,最終落腳于"閑"與"靜"的心境,像一杯溫過的酒,初嘗是夏日的熱烈,細品卻是回甘的清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