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后,印尼、柬埔寨為啥也跟美國簽了協議?
繼越南之后,印尼和柬埔寨也跟美國達成關稅共識,結果估計很快就公布了?,F在跟美國談關稅,態度強硬的就剩歐盟、日本和印度這三家,其他國家大多扛不住。
歐盟:經濟體量大,敢跟美國硬碰硬,不怕制裁; 日本:特朗普這次太狠,直接打在汽車、鋼鋁這些經濟命脈上,妥協了等于斷子絕孫,所以死活不讓步;印度:現在美國跟東大博弈正酣,需要印度當“幫手”,不敢把它逼急了,所以印度也有底氣硬扛。而東南亞這些國家,像柬埔寨,為啥急著跟美國簽協議?說白了就是沒籌碼:柬埔寨經濟嚴重依賴美國出口,但貿易額又小,美國根本不在乎;
為了換關稅減免,洪森甚至拿跟泰國的糾紛當籌碼,不惜搞些下作操作,等于“把靈魂賣給魔鬼”。
美國這波操作,到底想卡死啥?
美國跟東南亞簽的協議里,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堵死“轉口貿易”。以前很多東大商品通過越南、柬埔寨“轉個手”再賣美國,現在這條路徹底斷了。
轉口貿易影響有多大? 估計占對美出口的10%到20%,這部分訂單要是沒了,出口量可能“斷崖式下跌”;
關稅還要漲? 現在基礎關稅已經加了10%,這次談判后可能再漲10%以上,相當于憑空多了20%的成本,對美出口肯定還得降。
很多人以為東大跟美國談妥了關稅,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最近的協議主要是“稀土換制裁放松”:美國放寬乙烷出口、EDA軟件限制,來換東大恢復稀土供應,跟關稅沒啥關系。關稅該漲還是得漲,外貿企業的日子更難了。
歐洲也來“補刀”,外貿人要面對雙重壓力?
這邊美國加關稅,那邊歐洲也沒閑著:老王跟歐盟外長談貿易談崩了,東大剛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 歐盟因為東大跟俄羅斯走得近,揚言要制裁東大的銀行,還對“不愿看到俄羅斯戰敗”的表態很惱火,估計會在貿易上報復。
現在歐美兩邊都可能收緊貿易政策,而外貿利潤主要就靠歐美市場。要是兩邊出口都受影響,做外貿的恐怕得經歷一場“大洗牌”了。
總結:美國下的這盤棋,到底啥目的?
說白了,美國就是想通過關稅干兩件事:卡死轉口貿易,讓東大商品沒法繞道進入美國市場; 逼企業轉移產能,以前靠轉口貿易的企業,現在要么加稅賠錢,要么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墨西哥。
而歐盟和日本的強硬,本質上是不想當“冤大頭”——畢竟美國連盟友的經濟命脈都敢動。這場貿易博弈還遠沒結束,外貿人可能得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