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決定加關稅后,在關稅上吃了個“悶虧”的越南,突然開始對華示好,要與解放軍聯合訓練。
最近的國際貿易圈有點意思——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本想逼越南低頭,結果越南卻在關鍵時刻來了個“神轉折”:一邊和美國關稅談判僵持不下,一邊突然宣布要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搞聯合訓練。這波操作,讓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特朗普(資料圖)
要知道,越南可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下的重點目標,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高達一千多億美元,特朗普政府早就盯上了這塊“肥肉”。
可就在談判陷入僵局之際,越南卻轉身向中國示好,宣布首次與中國陸軍舉行聯合訓練。這背后,到底是越南的“權宜之計”,還是東南亞國家在美中博弈下的新選擇?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有多狠?美國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4月宣布,要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而越南成了重點關照對象。
一開始,特朗普甚至放話,要對越南商品征收46%的關稅,理由是越南“利用轉口貿易規避美國關稅”。
后來,雖然關稅數字有所下調,但特朗普在7月初突然宣布,越南已經同意對美出口商品零關稅,但美國將對越南商品征收20%關稅,并且對“經越南轉運到美國的商品”征收40%的懲罰性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越南官方的反應很有意思——既沒完全否認,也沒直接承認。越通社報道稱,越南領導人蘇林在和特朗普通話時,主要提了兩件事:要求美國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希望美國取消對越南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但越南官員隨后緊急澄清:“談判仍在進行,協議尚未最終敲定。”這說明什么?越南不想完全被美國牽著走,但又不敢徹底翻臉。
越南對美貿易依賴度極高,2024年對美出口額高達一千多億美元,如果美國真對越南商品征收20%關稅,越南的出口企業將面臨巨大壓力。
更狠的是,美國還要對“轉口貿易”征收40%關稅。越南一直是“中國商品轉口美國”的重要中轉站,如果這一招落地,中國商品可能直接繞過越南,轉向墨西哥或馬來西亞,越南的“轉口貿易”生意就黃了。
既然和美國談不攏,越南自然要找其他出路。中國作為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自然成了越南的“救命稻草”。最近,越南在經貿領域動作頻頻:批準特朗普集團的15億美元高爾夫度假區項目;簽署30億美元農產品進口協議;加速中越鐵路建設,方便中國商品更快捷地進入東南亞市場。
特朗普(資料圖)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越宣布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合訓練,主題是“邊境地區聯合執勤訓練”。為什么說這件事很重要?這是中越首次陸軍聯訓,此前兩軍合作主要集中在海上和反恐領域;時機微妙——越南國內政治局勢動蕩,此時加強與中國軍事合作,可能是越南在平衡內部政治壓力。
越南的算盤很精:經濟上靠中國(降低對美依賴);安全上借美國(應對南海爭議);外交上保持“獨立自主”(避免被任何一方綁架)。 這次陸軍聯訓,表面上是軍事合作,實際上是在向美國傳遞一個信號:“別想逼我選邊站,我有其他選擇。”
越南的轉向,不僅僅是中越關系的變化,更可能影響整個東南亞的安全格局。美國一直試圖通過“IPEF”“QUAD”等機制拉攏東南亞國家,但越南的“對華示好”表明,東南亞國家并不想完全倒向美國。
未來,東南亞國家可能更傾向于:多邊合作(如東盟主導的機制); 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借美國;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如果中越合作順利,可能會帶動更多東南亞國家效仿,比如印尼、馬來西亞等,最終推動東南亞安全架構從“美國主導”轉向“多中心化”。
越南的這波操作,表面上是關稅談判的權宜之計,實際上反映了東南亞國家在大國博弈下的新策略——不再完全依賴美國,而是尋求更平衡的外交路線。
對中國來說,越南的“示好”是一個機會,但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未來,中越合作能否深化,不僅影響兩國關系,更可能重塑整個東南亞的地緣政治格局。這場“關稅困局”下的轉向,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