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出庭如何更“硬核”?
最高檢第六評議組在江西開展出庭評議活動
“舉證清晰、邏輯得當,訊問細節還可以把握得更好。”
“建議進一步加強對被告人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剖析,強化法庭教育效果。”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評議組在江西開展“推門聽庭”和出庭支持公訴評議活動。部分全國、江西省人大代表,省、市政協委員,法學專家、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參加。江西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丁順生全程觀摩庭審,并出席評議活動。
在南昌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針對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公訴人分組示證,并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辯論。庭上唇槍舌劍,庭后評議也是熱火朝天。
“開完庭之后,工作并未結束,真正能夠提高的是每次庭審結束之后的反思。”秉持這一理念,評議組成員圍繞庭前準備、事實認定、法庭訊問、舉證質證等環節提出意見建議,現場“傳經送寶”——“司法解釋規定了主觀明知的推定規則,應把握好法條背后的法治精神,對行業規則或市場規則作進一步了解。”“要善于透過形式看實質,挖掘好案件中每名涉案人員所起的作用,在庭上才會展現出更好的舉證效果。”“審查報告中關于整個事實的經過,可以以時間軸的方式直觀地展現出來。”“盡量減少對證據的重復出示,可以對證據進行更好的編排和整理,將犯罪行為和危害后果一并出示。”
評議過程中,全國人大代表、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沖壓廠三車間黨支部書記、模具鉗工首席技師劉輝提出建議:“檢察機關不僅要打擊售假犯罪,更要追根溯源打擊造假犯罪,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領域司法保護。”
在宜春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故意殺人案庭審現場,公訴人出示現場勘驗筆錄及視頻照片、物證登記表、鑒定意見書等多組證據,按照核心證據、補強證據等構建完整鏈條,層層遞進,直觀呈現犯罪過程。
“第一次近距離現場觀摩刑事案件的庭審,公訴人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有力指控了犯罪事實。”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安源煉鐵廠二車間技術員溫菲點評道。
“建議提高訊問環節針對性,增加舉證質證階段對被害人家庭生活狀況的闡述。”“對被告人前后矛盾的辯解可以適當追問,作出更加有力的反駁。”“質證細節還可以把握得更好,進一步分析被告人犯罪的主觀惡性。”……對庭審表現給予肯定的同時,評議組成員結合自身公訴實踐經驗,就該案法律文書制作、舉證質證細節、訊問方式技巧等提出了意見建議。
對于出庭支持公訴評議活動,評議組組長、上海市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全國檢察業務專家龔培華提出,要通過梳理案件中的共性問題,研究建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出庭指引和規則,不斷提升出庭公訴規范化、理性化、科學化水平。
(來源:檢察日報·檢察新聞版 作者:劉榮松 劉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