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7月1日宣布,正式關閉國際開發(fā)署。這意味著,一心想解散該機構的特朗普,終于如愿以償了。
在特朗普看來,從長遠考慮,為了維護美國利益,美國必須解散國際開發(fā)署。
但這不意味著民主黨人也會這么看。因為特朗普下令關閉國際開發(fā)署這件事,奧巴馬譴責了特朗普,連小布什都看不下去了。
就目前看,雖然特朗普一口氣廢除了拜登簽署的數十項行政令,但在推行自己的策略時,特朗普仍然承受著巨大壓力。
不到24小時,特朗普又迎來了6個噩耗。
第一件事,特朗普被聯(lián)手逼宮,白宮怒不可遏。
特朗普在7月1日表示,奧巴馬是一位糟糕的總統(tǒng),拜登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總統(tǒng),小布什當年不應該出兵中東。
這不由得讓人疑惑不已,不久前不宣而戰(zhàn)、下令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是誰?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小布什。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奧巴馬與小布什剛聯(lián)手譴責特朗普,不甘示弱的特朗普,就選擇了諷刺兩人,一塊受到譴責的還有拜登。這一次,特朗普只對克林頓“口下留情”了。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在譴責特朗普肆意妄為這件事上,四位美國前總統(tǒng)達成了一致,特朗普選擇了以一敵四。但是這一次,特朗普沒有諷刺克林頓,確實非常出人意料。
施壓特朗普的,不只有民主黨人,還包括共和黨議員與美國民眾。這段時間,美國多地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抗議游行,憤怒的抗議者們舉著橫幅、喊著口號,要求特朗普引咎辭職。
美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史上最低,只有43%。高達73%的選民認為,美國政壇持續(xù)動蕩、意見與分歧加深,是一件值得擔心的事情。
但就目前看,自視甚高的特朗普,不太可能就此罷休。
在推行“美國優(yōu)先”與“特朗普優(yōu)先”的路上,特朗普會一條路走到底,直至碰一鼻子灰。
第二件事,特朗普高興太早了。7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特朗普支持的“大而美”法案。
參議院有53名共和黨議員,但3名共和黨參議員在最關鍵的時候倒戈了。如果不是副總統(tǒng)在最后關頭投下至關重要的贊成票,特朗普的苦心布局,沒準就會落空。
不難看出,在是否支持“大而美”法案這件事上,參議員們產生了嚴重分歧。
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譴責特朗普稱,“大而美”法案會摧毀美國民眾的生活。
為特朗普重返白宮立下顯赫功勞的“一字并肩王”,也選擇了譴責“大而美”法案,還威脅稱,如果通過該法案,他就會著手成立新政黨。
不少美國的重要人物認為,“大而美”法案的通過,會導致美國債臺高筑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難以解決,美國甚至可能會因為該法案而走向崩潰。
第三件事,胡塞武裝襲擊以色列,美國坐不住了。7月1日晚上,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發(fā)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目標直指在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機場。
胡塞武裝表示,導彈成功擊中了目標。
在內塔尼亞胡即將訪問美國、以色列有意再次打擊伊朗的情況下,胡塞武裝接連打擊以色列,引起了美國的憤怒。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赫卡比在7月1日表示,美國原以為以色列不會再遭到導彈襲擊,但胡塞武裝剛向以色列發(fā)射了一枚導彈。美國認為,也許是時候讓B-2轟炸機去也門看看了。
以色列國防部表示,以色列將對胡塞武裝發(fā)起報復。
但明眼人都知道,胡塞武裝不會對美國認慫。如果美國真的出動B-2轟炸機、投下GBU-57重型鉆地炸彈去打擊胡塞武裝,等待美國的,必然是來自胡塞武裝的報復。等到那時,美軍航母就會再次遭到導彈襲擊。
第四件事,印度繼續(xù)購買俄羅斯石油,特朗普惱羞成怒。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表示,美國將在7月份通過一項對俄制裁法案,如果印度購買俄羅斯能源支持了“普京的戰(zhàn)爭機器”,美國將對進口的印度產品加征500%的關稅。
格雷厄姆認為,美國這么做,有助于迫使俄羅斯重返談判桌,特朗普對該法案表示支持。
在這之前,特朗普曾暫緩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基輔與歐盟對此感到憤怒。在俄軍兵分六路、烏軍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當下,為了迫使俄羅斯答應停火協(xié)議,特朗普只好再次用制裁去威脅俄羅斯。
美國認為,俄羅斯不能一邊拖延時間,一邊對烏克蘭發(fā)起大規(guī)模襲擊。
那么問題來了:印度會讓步嗎?答案顯而易見,印度不會認慫。
如果美國的威脅有用,印度早就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了。
第五件事,普京與馬克龍通電話,俄羅斯對北約釋放強硬信號。普京與馬克龍在7月1日聊了大約兩個小時,普京譴責了美國主導的北約,還明確了俄羅斯簽署協(xié)議的條件。
普京認為,美歐試圖將烏克蘭打造成“反俄先鋒”,并試圖通過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延長戰(zhàn)事,只有在承認新領土現實與消除危機根源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會簽署協(xié)議。
馬克龍認為,普京應該立即停火,法國必須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俄羅斯應恢復談判。
這是33個月以來,馬克龍與普京首次通電話,意義不言而喻。
但從結果來看,在最核心的問題上,俄歐根本談不攏。俄羅斯不愿意吐出吃下去的肥肉,歐洲不可能會承認烏東四州與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
當然,馬克龍在此時與普京通電話,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試探俄羅斯對于伊朗的態(tài)度。種種跡象表明,內塔尼亞胡結束美國之行后,美國與以色列可能會再次聯(lián)手打擊伊朗。因此,美歐需要明確一件事:俄羅斯會不會為伊朗提供軍事支持。
第六件事,美日漸行漸遠,特朗普有力使不出。不久前舉行的北約峰會,本來石破茂是要去的,但在最后,石破茂選擇了拒絕赴會。
日本之所以會對美國感到憤怒,與特朗普試圖敲日本竹杠有關。為了敲打美國盟友,特朗普將日本列為了第一個談判對象,還親自參加了首輪談判,結果卻是沒有結果。
當下,特朗普還沒有實現目標,日本仍未低頭。
耐心耗盡的特朗普,再次對日本發(fā)出了最后通牒。特朗普認為,雖然他不確定美日能否達成貿易協(xié)議,但他可以對日本產品征收30%至35%,甚至是任何稅率的關稅。
言下之意無非就是:如果日本在7月9日之前還不“認慫”,那么美國就不手軟了。到時候,美國可能會猛烈報復日本。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特朗普應該清楚,美國不斷欺負其他國家的結果,必然是引起眾怒。
接下來何去何從,是繼續(xù)推行“美國優(yōu)先”,還是與各國保持友好往來,美國該三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