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
法國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德表示,歐洲必須加強關稅壁壘,以應對可能損害歐洲工業經濟的中國進口產品。
隆巴德周六在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舉行的經濟會議上表示:“在當今世界,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工業。我們必須在所有工業領域采取行動,否則中國在每個行業都擁有超過50%全球市場份額的生產能力政策將摧毀我們的工業。”
“歐洲已對鋼鐵和汽車行業采取行動,但必須修改規則,以允許更廣泛地對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物采取措施,” 隆巴德說。
他的言論凸顯了巴黎方面日益增長的擔憂,即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新規劃全球貿易構架的努力可能在多個方面對歐洲造成沖擊,而不僅僅是因為對出口到美國的潛在關稅。
中國于上周五宣布對歐洲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但對同意設定最低價格水平的主要干邑生產商予以豁免。此舉是針對歐盟于2024年決定對國產電動汽車征收最高達45%的關稅所作出的回應。
同時,據彭博社周五報道稱,中國政府計劃將本月與歐盟領導人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峰會縮短至一天,是歐洲與北京之間緊張關系加劇的又一跡象。
法國工業部長馬克-費拉奇周五在艾克斯-普羅旺斯活動上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也呼吁歐洲加強防范中國進口商品的措施。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原本流向美國的中國制造現在正轉向歐洲,”費拉奇表說道,“中國在眾多行業中形成了過剩的產能,對我們的行業而言既敏感又危險。”
隆巴德表示,德國新組建的政府聯盟為巴黎和柏林加強合作提供了機遇。他將在未來幾周內與德國同行舉行會晤。
對此,法國智庫雅克-德洛爾研究所研究員薩沙-庫爾蒂亞稱:“歐洲希望重建制造業,因此無法承受來自大量中國進口產品的沖擊。”
7月2日,王毅部長在布魯塞爾表示,中國不是美國,不應用美國走過的道路鏡像中國。中歐歷史文化、價值觀不同,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為對手,不能由于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當前歐洲面臨各種挑戰,但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