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來這兒就像趕大集,既能免費看診,又能學知識、拿‘寶貝’!”75歲的陳大爺拎著滿滿當當的“戰利品”——健康手冊、環保袋、控鹽勺,笑得合不攏嘴。上午9時,蓮花池公園的本杰士堆附近人頭攢動,北京豐臺區太平橋街道蓮花池社區每月一次的“公益角”如約開市,為市民送上暖心服務。
在馬連道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展位前,20余位老人自覺排起長隊。“聽說今天有義診,我特意沒吃早飯來測血糖。”84歲的徐大媽說。醫護人員手持血壓計、血糖儀,為老人們免費量血壓、測血糖,同時耐心叮囑著日常飲食和作息的注意事項,“很多老人養成了定期監測的習慣,我們還沒布置完場地,他們就已經早早來等候了。”
“大夫,我怎么這么愛出汗?冬天都得隨身帶把扇子。”一旁的博愛堂峻鋒中醫醫院的義診臺前,老人們向兩位中醫醫生傾訴著健康困擾。中醫全科主治醫生崔迎華把脈問診后,解釋道:“您這是氣虛自汗,平時可以用黃芪、浮小麥泡水代茶飲……”細致的講解讓胡大爺頻頻點頭,“逛個公園就能看中醫,大夫還講得這么仔細,太貼心了!”
“這奶茶包、巧克力、跳跳糖竟是毒品?太嚇人了!”街道平安辦的禁毒宣傳展位上,色彩鮮艷的“零食”毒品仿真模型,引起圍觀市民的陣陣驚呼。“太平俠”志愿者舉起一包看似普通的“奶茶粉”模型,“這種合成毒品遇水即溶,偽裝性極強,一旦沾染后果不堪設想。”一位帶著小孫子的大媽掏出手機拍照:“我得趕緊發到家庭群,讓孩子們都提高警惕!”
反詐宣傳區同樣熱鬧非凡。軍博派出所民警通過情景模擬與市民互動:“如果接到自稱‘公安局’的電話,說您涉嫌違法犯罪怎么辦?”一位大爺稍作思索后回答:“先掛斷!”“對嘍!接到這樣的電話,您就聯系我們或向社區先核實!”民警隨即遞上反詐手冊。銀行工作人員則舉著“中獎”二維碼牌發起提問,“這種掃碼領紅包的二維碼,能不能掃?”“不掃!”圍觀居民異口同聲。“對!陌生二維碼和鏈接都要保持警惕。”
科普體驗區內,中鹽集團的展位上展示了7種食鹽,王女士轉動“減鹽低鈉”知識問答轉盤:“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多少克?”“5克!”她精準回答,贏得了一份小禮品。垃圾分類宣傳展位前,蓮花池社區工作人員手持卡片,通過趣味問答的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答對問題的市民就能獲得一個環保織布購物袋。
蓮花池社區黨委書記張海豐介紹,“公益角”每月在蓮花池公園舉辦一次,已經持續了一年時間。每次都會圍繞健康、安全、環保等不同主題開展活動,從健康義診到知識科普,從反詐宣傳到趣味活動,多樣化的服務內容讓“公益角”成了周邊居民心中暖心的“固定約會”。
記者:褚英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