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消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掀起波瀾 —— 特朗普團隊正積極籌備 9 月訪華計劃,帶隊的將是由 40 名頂尖 CEO 組成的 “豪華商團”,這一消息最早由日本《日經亞洲》于 6 月 28 日披露,隨后美國《新聞周刊》等媒體紛紛跟進報道。白宮甚至為促成此次訪問,要求北約在聯合聲明中刪除所有 “反華” 表述和 “印太” 字眼,全力為訪問鋪路。特朗普為何在此時如此急切地謀求訪華溝通?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動機和復雜考量?讓我們深入剖析一番。
經濟困局下的無奈求援
美國如今深陷經濟泥沼,聯邦債務已突破 36 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國債市場搖搖欲墜。而中國,作為美債的重要持有國,連續 18 個月拋售美債,持倉從 1.32 萬億美元腰斬至 7570 億美元,創 16 年最低。一旦中國繼續大規模拋售,美債收益率必然暴漲,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將急劇攀升,這對本就脆弱的美國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特朗普政府急需中國在美債問題上 “手下留情”,甚至希望中國能夠增持美債,緩解美國的債務壓力,穩定美國經濟局勢。
在稀土領域,中國的 “稀土牌” 更是直擊美國要害。中國控制著美國 78% 的稀土進口,4 月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產業遭受重創。F - 35 戰機每架需 417 公斤稀土,如今產線告急;雷神導彈工廠也因稀土短缺瀕臨停產。澳大利亞智庫評估,美國重建本土稀土產業鏈至少需要 5 年時間,但其現有庫存僅能支撐 18 個月。軍工產業作為美國的核心產業之一,關乎國家安全與國際競爭力,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尋求與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和解,以保障軍工產業的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中美關稅休戰期即將于 7 月 9 日截止,若雙方不能達成新的協議,125% 的高額關稅將自動生效。這對于美國中西部的農場主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作為特朗普重要的票倉群體,農場主們因中美貿易摩擦,農產品出口受阻,經濟損失慘重。特朗普急需通過訪華,與中國協商解決關稅問題,挽救農場主們的經濟利益,進而穩固自己在這些關鍵選區的支持率。
政治救贖的孤注一擲
特朗普當前的政治處境可謂岌岌可危,支持率跌破 39%,高達 72% 的選民指責其政策偏袒富人。面對 2026 年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急需一場外交上的重大突破,來轉移國內民眾對其內政政策的不滿,重塑自己的政治形象。
訪華,無疑是特朗普眼中的一步 “妙棋”。若能與中國達成重要協議,改善中美關系,他便可以向美國選民宣稱自己在外交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影響力。特別是若能在訪華期間與同時來華出席抗戰勝利 80 周年紀念活動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框,特朗普更可以塑造自己作為 “全球調停者” 的形象,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為自己在國內的政治博弈增添有力籌碼。
此外,特朗普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明顯分歧。以商務部長領銜的貝森特派,主張通過 “稀土換芯片” 等協議重建對華技術優勢,解除 301 調查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而以類似拜登時期國家安全顧問主導的坎貝爾派,則堅持 “小院高墻” 戰略,要求對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 12 個關鍵領域實施絕對封鎖。特朗普試圖通過訪華,在內部各派之間尋求平衡,同時通過與中國的直接對話,為美國制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對華政策。
全球戰略布局的重新考量
從全球戰略角度來看,美國在俄烏沖突、中東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上逐漸陷入被動。在俄烏沖突中,俄軍消耗巨大,烏軍的北約軍援也因美國國會撥款僵局出現斷檔。特朗普若能在訪華期間與普京進行接觸,哪怕只是短暫的 “走廊外交”,都有可能為俄烏和談注入新的變量。華爾街投行測算,俄烏停火協議一旦達成,國際油價將單日暴跌 8%,這將極大地緩解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對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和選情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在中東地區,特朗普此前的訪問雖然收獲了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大單,但該地區局勢依舊復雜多變。伊朗核設施遭空襲后,地區緊張局勢再度升級。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和外交政策面臨諸多挑戰,而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卻日益提升。沙特等國在能源和科技領域與中國保持著深度合作,特朗普希望通過訪華,借助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推動地區局勢朝著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重新鞏固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地位。
再者,11 月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成立 80 周年大會上,中國將提交《全球安全倡議 2.0》,其核心內容 “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 與 “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管控” 等,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構成了一定挑戰。特朗普試圖通過 9 月訪華,提前與中國就相關議題進行溝通,在聯合國大會前占據主動,將中國納入美國主導的 “多邊安全框架”,維護美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
然而,特朗普的訪華計劃并非一帆風順。中方對于特朗普的訪華請求,態度冷靜且審慎。商務部明確表示,即便美企提交稀土出口申請,中國仍將堅持依法審批,并且要求美方先取消鋼鋁 232 關稅。在去美元化浪潮加速的背景下,沙特已用人民幣結算 80% 的兩國石油交易,歐盟面對美國汽車關稅威脅,也迅速拋出 1160 億歐元的報復清單。中國在國際經濟和政治舞臺上的戰略定力愈發堅定,對于特朗普的 “交易外交”,始終堅守底線,明確表態:談,可以;打,也不怕。
特朗普急切謀求訪華溝通,是其在經濟、政治、全球戰略等多重困境下的無奈之舉,也是其試圖扭轉局勢、重塑形象的關鍵一搏。但最終能否成行,以及訪問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不僅取決于特朗普的誠意和行動,更考驗著中美兩國在復雜國際形勢下的智慧與抉擇。未來,讓我們持續關注這一事件的發展,見證中美關系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上如何書寫新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