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尚不見游人如織的熱鬧景象。54 歲的曲耀武已穩穩坐在篆刻臺前,手持刻刀,在一方青田石上精心雕琢??痰队诜酱缡祥g自如游走,石屑簌簌掉落。短短不到十分鐘,一枚線條古樸渾厚的朱文篆刻印章便在他手中誕生,引得一旁游客不住贊嘆。技法嫻熟,篆刻神速、三分鐘立等可取,已成為曲師傅獨門絕技。陽光透過老街,暖暖灑落在工作臺上,那一道道深淺各異的刻痕,宛如在輕聲訴說著他與篆刻長達 47 年的不解之緣。
“7 歲時,我撿來半截別人丟棄的小鋸條,費了好大勁磨成刻刀,就拿泥疙瘩、爛瓦片當材料刻字。那時哪有什么好東西可用來練手啊?” 曲師傅微笑著回憶道,“可恰恰是這把簡易至極的‘土刻刀’,引領我踏上了篆刻這條路?!?從鄉村里背著家人偷偷練手的青澀少年,如今成為了龍門景區聲名遠揚的篆刻師,數十年來,曲師傅鐫刻下十萬余枚印章,讓中國傳統的篆刻藝術,搭乘著世界各地游客的腳步,走向五湖四海。
1971 年,曲耀武出生于洛陽龍門的一戶普通農家。家境貧寒,筆墨紙硯對他而言都是奢望,更別說專業的篆刻工具了。可年幼的他,偏偏對刻章一事展現出濃厚興趣?!澳菚r村里有人刻章,我就整天蹲在旁邊,一看就是大半天,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曲師傅回憶往昔滿是感慨。沒有合適的石材,他就四處尋覓碎磚瓦和泥塊當練習材料;沒有刻刀,他就把撿來的半截鋸條,在粗糙的石頭上反復打磨,直至磨出鋒利刃口,做成簡易刻刀。父母起初并不支持他,覺得靠 “刻章” 難以維持生計,可他依舊背著家人,默默堅持。“刻壞一塊石頭,我就趕緊再找一塊接著刻,哪怕刻到手指出血,都不覺得疼。” 他說,“當時心里就一個念頭,無論如何,我都要學會這門手藝?!眻D為曲師傅自創篆刻的300多枚字畫閑章,每一枚都是孤品。
17 歲那年,曲耀武迎來了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他有幸拜師當地著名篆刻家、大儒孫光宇門下,自此開啟系統學習篆刻藝術的征程。“師父見我對篆刻如此執著,便欣然收我為徒,悉心教我識篆字、練刀法、學章法?!?曲耀武感慨道,“也是從那時起,我才深刻領悟到,篆刻絕非簡單的刻字,而是一門巧妙融合書法、雕刻、美學的綜合性藝術?!?在師父嚴苛的指導下,他每日潛心臨摹秦漢印、明清流派印,逐漸熟練掌握沖刀、切刀等各類技法,并博采眾長,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既有北派的雄渾大氣之韻,又兼具南派的細膩靈動之美。圖為曲師傅的篆刻印集,每一個紅色印記都是他的精品之作。
龍門石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后,游客數量與日俱增。曲耀武敏銳察覺到,這里將成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絕佳窗口。于是,1990 年,他果斷在景區擺起篆刻攤,現場為游客刻章?!捌鸪?,外國游客看不懂漢字,我就把他們的名字刻成印章,再精心配上祥云、龍紋等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圖案,他們特別喜歡?!?曲耀武笑著說,“一枚小小的印章,就這樣成為他們帶回國、珍藏于心的‘中國記憶’。”曲師傅的店鋪滿是傳統文化氛圍,古色古香的店鋪,外觀采用傳統中式建筑風格,灰瓦、木梁搭配磚墻,頗具韻味。
曲師傅篆刻作品期間,不談話、不交流,一氣呵成。他專注于手中這方小小的印石,刻刀起落,碎屑輕落。在這看似簡單的動作里,蘊含著深厚功力。篆刻,于方寸之地,展大千氣象,匠人用雙手雕琢的不僅是印石,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熱愛。
從 7 歲對刻章萌生熱愛,直至如今,曲師傅手中的刻刀從未停歇。他的客戶極為廣泛,從普通游客,到文人雅士,再到外國友人,遍布全球各地?!白钭屛腋械津湴恋?,是有位法國游客,20 年前在我這兒刻了一枚印章,去年特意帶著兒子來找我,說這枚印章早已成為他們家的傳家寶?!?曲耀武笑容滿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我看來,篆刻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承載情感的珍貴載體。” 即便聲名遠揚,曲師傅始終秉持著匠人的謙遜:“我不過是個專注刻章的手藝人,能通過我的作品,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就心滿意足了?!眻D為曲師傅精心構思的篆刻作品。
攝影師李其帥介紹說:“和曲師傅結識是在13年前,那時龍門景區還沒改造,一次剛游覽完龍門石窟出來,在商業街巧遇曲師傅篆刻印章的鋪子,他嫻熟的傳統手工篆刻技藝打動了我,和他攀談后,收獲了一枚屬于自己的篆刻印章。”
隨著年齡漸長,曲師傅最憂慮的便是篆刻技藝的傳承問題?!叭缃竦哪贻p人,愿意靜下心來鉆研篆刻的實在太少了。” 他忍不住嘆息。直到五年前,曲師傅遇見了在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專業的年輕人曹宜可。“第一次見到小曹是通過他的父母認識的,了解到曹宜可對藝術滿懷熱愛,尤其癡迷于篆刻。” 曲師傅回憶道。令他驚喜的是,這位理工科高材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超乎想象。曹宜可拜師后,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刻苦鉆研篆刻技藝,每逢暑期、年假,都不辭辛勞往返于北京和洛陽之間,只為向曲師傅請教。“生物科學是我的專業領域,但篆刻才是我的精神寄托?!?曹宜可說,“曲老師的精湛技藝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我發誓一定要學好,并將其傳承下去?!?在曲耀武的耐心指導下,曹宜可的篆刻技藝進步飛速,作品已初現大家風范。“這孩子天賦出眾,又肯下苦功夫?!?曲耀武滿臉欣慰,“把技藝傳授給他,我打心底里放心?!眻D為曹宜可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夕陽緩緩西沉,龍門石窟的佛像在余暉籠罩下更顯莊嚴肅穆。曲耀武有條不紊地收拾著刻刀,動作依舊沉穩有力?!爸灰业氖诌€能活動,我就會一直刻下去?!?他目光堅定,“每一刀落下,都是我與歷史跨越時空的對話。” 從泥瓦堆里自學成才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師徒二人攜手傳承,曲耀武用47年的執著堅守證明:真正的藝術,無懼時間磨礪;真正的匠心,定會在傳承中熠熠生輝,永恒不朽 。如今,所有來龍門的游客都可以拿上旅游通關文牒來曲師傅這里免費蓋章,保證不收一分錢。圖為一名外地游客正手持本子,為曲師傅的篆刻作品點贊。(攝影/李其帥 編輯/蘇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