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的蟬鳴尾聲中,林悅撕碎了剛剛收到的入校摸底成績單——剛結束中考的她怎么也想不到,那個每天把"暑假要放松"掛在嘴邊的同桌王磊,竟在高一入學摸底考中拿下了年級前十。直到在操場邊的香樟樹下,她看見王磊書包里掉落的高中必修一數學教材,扉頁赫然標注著"7月3日完成函數預習"的字樣。
這個讓林悅后脊發涼的故事,恰恰反映出新高一暑假的殘酷真相:70%的重點高中新生在初中升高中階段做過系統預習。當有些孩子在暑假放飛自我,放松身心的時候,有規劃的學生早把新高一暑假變成了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三年布局從暑假開始
高中規劃就像建造摩天大樓,施工圖的精確度直接決定建筑高度。
有遠見的家長和學生從來不是被動等待學校的安排,而是早早開始了高中三年的規劃。
首先,就是給孩子做一次全方位的測評和規劃,從孩子的興趣、天賦、職業傾向、優勢學科、弱勢學科、性格、身體素質乃至家庭背景和資源,提前確定高中的選科組合和未來的目標大學和專業。
做過高中規劃的學生在暑假不會漫無目的地做各個學科的預習,而是集中精力攻克自己要選擇的學科,爭取學科優勢。全國很多高一開學2個月就開始選科,而每年都有孩子在暑假花了上萬補習費做高中預習,結果卻選擇了自己原來沒有想選的學科,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
做過高中三年規劃的學生會將日歷劃分三個顏色區:紅色是高考倒計時(持續標記至高考當天),黃色對應每次學考節點,綠色標注每個寒暑假提升計劃。當某重點中學學霸分享他的規劃本時,人們發現他的高一下學期已經開始做圓錐曲線專題突破。
當然,我們也要警惕"規劃焦慮癥",記住知名教育專家張志勇的話:"真正的規劃不是填滿每個時段,而是讓每塊積木都恰好落在支撐點上。"
預科學習避開五大誤區
不少家長在暑期給孩子報滿補習班,反而導致開學后出現"學習疲勞癥"。而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
1.數學:完成必修一的集合、一元二次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和三角函數的學習。如果孩子計算方面還有漏洞的話,也要趁著暑假好好加強,這是個基礎。
2.語文:閱讀《紅樓夢》和《鄉土中國》兩本必讀書目;背誦必修一上冊必背古詩文,《琵琶行》、《 赤壁賦 》等19篇。
3.英語:背誦高中3500詞。
4.物理:先把初中課本上的力學問題重點復習一下 ,然后把物理必修一的內容進行預習 ,特別是首章和第三章的內容。
5.化學:除了必修一要預習完之外 ,你能往有機化學探索一些更好。
以上只是基礎打法,更聰明的做法是組隊學習:找三名志同道合的同學,每周三次線上會議,用"輸出倒逼輸入"的方式互講知識點。某屆高考狀元曾透露,他的學習小組在暑假就研發出了"詩歌鑒賞三點定位法",這個方法后來被語文老師當作模板推廣。
志愿者活動暗藏玄機
很多家長和學生不知道高中云平臺的存在,不知道“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會跟孩子一輩子,還會影響高中畢業和大學錄取,更不知道它關聯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
而提前了解信息差的學生早在暑假就開始做志愿者打卡和研學等活動,畢竟進入高中后哪還有這么多時間做活動呢?
這里還要提醒學生和家長:選擇社區服務要避免"蓋章式實踐",市級圖書館的圖書整理員經歷,遠不如在城中村創辦"流動故事站"來得動人。去年濟南某考生憑"為視障人士錄制300小時有聲書"的實踐,在清華面試環節實現逆襲。
而未來的云平臺填報要掌握"四維記錄法":每次活動保留3張過程照片(含個人特寫與全景)、收集2份證明材料(主辦方蓋章+參與者簽名)、撰寫1份千字報告。
體育運動的隱藏價值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曾公布一組震撼數據:晨跑堅持100天以上的學生,期末考試平均分高出7.3分。建議暑假制定"221運動計劃":每周2次晨跑(配速控制在6-7分鐘/公里)、2次HIIT訓練(每次15分鐘)、1次親子羽毛球。不要以為高中體育不計入總分就不重要了,高中三年不僅是智力的比拼,也是體力的比拼,高強度的學習節奏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很難支撐下來。
生物鐘校準要講究策略:家長可以和孩子簽訂"電子設備使用公約",比如晚飯后集體把手機存入木盒,創造沉浸式學習環境。別忘了每周安排"純玩日",逛科技館、劇本殺、騎行等活動,都是極好的思維放松方式。開學前至少提前一周調整作息,要比開學作息提前15分鐘設置晨起鬧鐘,逐步適應。
站在人生的一站回望,暑假的每分每秒都在叩響未來的門環。當你在開學整理行囊時,希望你的文件夾里不僅有預習筆記的墨香,還有志愿服務時的感動淚痕;運動手環記錄的不只是消耗的卡路里,更是突破自我的勛章。此刻鋪開的每個伏筆,都將在三年后的盛夏綻放成漫天星辰。
關注@偉偉心理說,解鎖幸福三重門(婚戀/育兒/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