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鵝的逆襲
“一口美味帶火一座小城”的故事在中國頻頻上演,這一次輪到了重慶榮昌。草根的最后一搏,竟意外引來潑天流量,榮昌鹵鵝“破圈重生”。隨后,政府精準接招,掀起“鵝的逆襲”,推進城市品牌推廣。
“鹵鵝哥”如何帶火一座城?榮昌區委、區政府如何順勢將網絡流量,變成經濟發展的增量?本期《近觀中國》特邀比利時觀察員彭望龍,帶您看看重慶榮昌鹵鵝,如何成為用美食撬動世界,縣域經濟破圈的經典案例。
“鹵鵝哥”帶著鹵鵝一起逆襲
2025年4月,美國網紅“甲亢哥”中國行途中,被一名身穿花棉襖的男子多次投喂鹵鵝的事情引起網絡熱議,投喂視頻播放過億,重慶榮昌區和當地鹵鵝也隨之名聲鵲起。隨后的五一期間,榮昌共接待游客234.5萬人次,同比增長168.2%,榮昌鹵鵝銷量高達290150只,同比增長752.53%.
彭望龍到達榮昌后,就迫不及待地來到美食街,這里到處都是售賣鹵鵝的攤位。光看不吃那是不可能的,望龍的品嘗時間到了!一口鵝腿下肚,確實是鮮嫩多汁,唇齒留香。
運氣不錯,隨意選的一家攤位,老板竟是“鹵鵝哥”林江的表姐。從表姐的口中,彭望龍得知林江小時候生活優渥,但他現在的成功卻是靠自己拼出來的。
“鹵鵝哥”林江,當地人稱“江哥”。或許沒有哪一個網紅可以像他一樣如此受到政府重視,在追著“甲亢哥”投喂了5個城市歸來后,他被榮昌區委、區政府,聘為了“美食全球推介使”。
現在走在榮昌的街頭,到處都是林江和“甲亢哥”的涂鴉與照片。有不少人詬病他蹭流量上位,但林江本人卻并不太在意這些負面評論,就像他并不在意商販們在街頭擺上與他的合影去吸引眼球一樣。
路遇粉絲合影要求,林江都會欣然接受,但他卻拿定主意不為任何商家代言。令人意外的是,他也并沒有自己的鹵鵝品牌。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希望更多當地老百姓,能夠在流量的加持下通過賣鹵鵝賺到錢。
彭望龍還有幸吃到了林江投喂的鹵鵝,原味的軟糯多汁,而當地人的靈魂吃法蘸辣椒汁更是驚艷了彭望龍。
林江的英文并不好,“Not spicy”(不辣)這句英文是他知道“甲亢哥”不吃辣,特意學來的。他告訴彭望龍,當時在成都為了能夠找到“甲亢哥”,他淋著雨,一手拿鹵鵝,一手直播,按照網友指示,走了兩個多小時才達成所愿。而最初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功,追隨五座城的本錢甚至都來自母親向老姐妹們借來的1萬塊。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林江的堅持打動了”甲亢哥“,也打動了網友,很多人在他跌跌撞撞的步履中,看到了普通人的艱難和不甘。家中產業的沒落,多次創業的失敗都沒能擊垮林江,最終,他在直播賽道闖出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不過,當大眾陶醉于草根逆襲的快意時,“鹵鵝哥”卻已執拗地要把“榮昌鹵鵝”這張邀請函,遞到了世界面前。他還將跟隨“甲亢哥”去往美國佛羅里達州,希望“榮昌鹵鵝”之名能夠響徹世界。
“網紅書記”告訴你
如何接住這潑天流量
很多現象級流量都是曇花一現,為了接住“鹵鵝哥”帶來了這波巨大流量,對于榮昌而言,戰斗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60萬蓄勢待發的榮昌人以及一座等待了幾百年的小城。
當地政府也快速反應,精準接招,努力將這次偶然的機會轉化為長線效應。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注意到了“鹵鵝哥”林江。2022年8月,縉云山山火,林江前去救山火,被當地農家樂老板拍攝視頻發給了高洪波,他當下就決定讓電視臺去采訪林江。那么問題來了,農家樂老板如何聯系到高書記的呢?不得不說,這是一位接地氣的領導,你在榮昌街頭也可能會巧遇他。
這位區委書記,他本人也是榮昌宣傳中的一張“名片”。在所有“出圈”的中國“網紅官員”中,高洪波也許不是歌唱得最好的,但一定是馬拉松跑得最快的。
高洪波每天都會堅持跑步,少則5公里,還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現在儼然成為了榮昌馬拉松的代言人。
高洪波(重慶市榮昌區區委書記):“榮昌原來叫非遺之城、美食之城,我們又提出要打造運動之城。195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第一場馬拉松賽的舉辦地就在榮昌。現在這里每年要舉辦鐵人三項賽、劃龍舟和馬拉松比賽。我覺得一個城市要有活力,這里的人就一定要鍛煉起來,這帶來的不僅是身體健康,還對精神層面大有幫助。‘鹵鵝哥’的投喂就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氣,他的那種堅韌執著和不斷進取都在其中。”
高洪波的跑步路線經常變化,在跑步途中他能夠了解到不少城市管理的情況,有時候還會遇到市民向他反映情況。和彭望龍一起跑步的這天,他們在途中遇到了很多市民,其中不少人甚至是為了偶遇高書記而堅持跑步的。遇到高書記,大家都顯得很興奮,開啟合影時刻。
對于被圍觀,甚至被直播,高書記毫無厭煩的神色。他說,希望有更多的網紅在這里涌現,讓榮昌更具知名度,讓這里的更多特色產品能夠被知道。
高洪波:“我們只要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不要拒絕他,不要把他推出去,引導網紅去傳遞正能量,講好中國好故事,那么整個社會氛圍就會起來。”
當地美食、特產包括羊肉湯鍋都是高書記希望被更多人知道的。彭望龍隨高書記來到了一家已經傳承了三代的羊湯小店,據說這張桌子都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喝著美味的羊湯,聽著客家人的故事,彭望龍對于榮昌的煙火氣有了更多直觀的了解。
彭望龍:“在高書記身上我看到‘流量為王’的時代中,中國地方政府和民眾的關系正在被重新定義。單向管理正在走向雙向奔赴、雙向賦能,或許這正是中國縣域經濟突圍所需要的領導力范本。”
此次榮昌之行,彭望龍還有哪些見聞和收獲?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期《近觀中國》節目。
制片人:張小玲
編導:劉曉梅
編輯:于二丫 張智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