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國貿集團公告:受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影響,公司下屬子公司安徽省安糧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 安糧集團 ")下屬三級公司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簡稱 " 合肥建工 " ) 巨額工程款無法收回,同時受整個地產行業深度下行調整影響,合肥建工大量非恒大項目工程款也長期逾期,導致公司無法正常運轉,進而連帶安糧集團發生債務風險。
安徽國貿制定了 “ 安糧集團金融債務庭外重組,合肥建工庭內破產重整”的債務風險處置方案。
其中,安糧集團已完成債務重組,涉及重組的24家銀行及4家一致行動銀行的金融機構債務總金額為111.1億元,債務償還期限統一調整為15年,平均年利率 1.5%,自2025年起逐年還本,利息按季支付。而合肥市中院已發布公告,裁定受理合肥建工破產重整申請,合肥建工 " 庭內重整 " 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管理人已接管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債權清冊、清產核資、銀行賬戶解封等工作。
這家擁有67年歷史、獲得多個榮譽獎項的老牌國有建筑企業將退出歷史舞臺。
一、負債 162億,67年歷史建企破產
安糧集團由安徽國貿集團100%控股,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國資委,合肥建工則是安糧集團核心子公司,后者是擁有67年歷史的老牌建筑企業。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資產總額127.3億元,負債總額162.29億元,凈負債缺口3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27%。
合肥建工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合肥市建工局,歷經改制、合并,2008年并入安徽安糧集團,2018年成為海螺集團旗下企業。作為安徽省建筑業龍頭,其注冊資本達10億元,業務涵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領域,曾參與大量重點項目建設。
作為老牌建筑企業,合肥建工曾獲得3項“魯班獎”,并進入全國建筑業500強、中國承包商80強,2024年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先進工業企業”等榮譽。
二、曾為恒大大量墊款
合肥建工和恒大有著非常深的合作關系,高峰期甚70%以上的項目都依賴于恒大,2021年其2.7億元的工程款無法收回,成為危機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合肥建工集團曾于2024年2月內部通知:“受恒大債務危機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據統計,恒大2萬億負債中,除了3000多億的金融欠款和1萬億的合同欠款,剩下的基本上來自于建筑公司。除了合肥建工之外,南通三建、南通六建民營等均受牽連。
供應商方面,4月2日擁有38年歷史、470項專利、多年蟬聯中國門窗百強榜第一名的嘉寓集團被申請破產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案。這是繼三棵樹、廣田集團后,又一供應商被大型地產公司牽連墜入深淵。
三、多家特級建筑企業破產
除了合肥建工之外,南通三建、南通六建民營等均受到恒大牽連。
4月8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江蘇華昊建設集團及關聯企業招募投資人公告》,江蘇華昊建設集團被破產清算。
華昊集團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等多個一級資質,此外“華昊”也是為“中國馳名商標”。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知名建筑企業于2024年破產重整、清算。
2024年7月9日,江蘇建工重整招募投資人公告:溧陽市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江蘇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統稱“江蘇建工”)破產重整,并指定江蘇建工清算組為管理人。為實現江蘇建工重整價值,需要進投資人,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擬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投資人。
江蘇省建工系公司是全國知名的建工企業,擁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等六個一級資質等資源,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近年來因建筑業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資金鏈斷裂等原因陷入困境導致資不抵債。截至2023年12月15日,已有1281戶債權人申報了債權,申報債權總額177.4億元,這也是2023年常州地區受理的申報債務規模最大的破產重整案件。
2024年6月,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投資人預招募公告發布。重慶中科建設成立于2005年,是中國建筑業百強企業,是重慶市首個獲得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民營企業。
2024年1月,河南省國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發布。該建設集團成立于1987年,1996年在河南省建筑行業首家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注冊資本46000萬人民幣。國基集團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兩個特級資質,市政行業及建筑行業建筑工程兩個甲級資質,其他壹級資質三個,貳級資質資質三個,參級資質一個。
2024年1月,浙江省象山縣人民法院批準中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計劃,中達建設集團創建于1980年,原為“象山二建”,于1999年后經整體改制、變更設立。擁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機電安裝工程施工專業承包和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
四、建筑企業困境的核心
多家特級建筑企業破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核心因素:
一、房地產行業連鎖反應,多家特級企業與恒大等房企深度綁定,導致大規模工程款拖欠。
二、資金鏈斷裂,包括低價中標、成本超支、建材價格暴漲(如鋼材、混凝土)加劇虧損,合同約定的付款比例低、節點延遲,使項目長期處于負現金流狀態。
三、高負債與資不抵債多家企業負債率遠超警戒線,例如云南某路建集團負債率277%;山西某建設子公司資產負債率418%;南通六建涉司法案件超3000起,失信金額龐大。
四、部分企業盲目追求規模,如溫州中城建設集團因攤子鋪得過大導致成本失控。缺乏有效的現金流監控和成本控制,會計實踐不規范加劇資金風險。
五、家族式管理,決策一言堂、缺乏制度約束,加劇經營風險。
傳統“包工頭”模式逐漸被淘汰,高耗能、高杠桿建筑模式難以為繼。行業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建筑企業也要及時更新到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筑等新技術。
來源:不良資產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