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者正站在腳手架上,安裝橋架。
■主體已完工的雨棚,增加了弧度,顯得更加美觀。
■建設者正在用砂紙打磨頂棚。
■建設者正在加速緊固螺絲。
■幾名建設者正在費力地運送1000多斤的鋼筋網片。
時間:7月3日
地點:石家莊北站改造現場
事件:7月3日,夏雨時斷時續,但在石家莊北站改造現場,卻是一派爭分奪秒、大干快上的火熱場景。中鐵六局石家莊北站改造項目部的近百名建設者,在機械轟鳴聲中揮汗如雨,全力推進雨棚和站臺建設,用奮斗與汗水為石家莊北站改造按下“加速鍵”。
□文/圖 本報記者 馮月靜
上午9時30分許,記者在石家莊北站改造現場看到:高聳的弧形雨棚骨架如展翼般延伸開來,新雨棚采用弧形設計,柱子和頂棚都帶有一定弧度,整體更加美觀大方。首先建設的是3、4站臺的雨棚,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建設者有的正站在腳手架上拿著砂紙打磨雨棚頂,為下一步打膩子做準備;有的正在往雨棚頂部的凹槽內安裝橋架,為下一步電力管線等的鋪設做準備;有的正在進行直梯的安裝;還有的正在進行地板磚的鋪設……
建設單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工程項目管理部工程部工程師崔易明表示,石家莊北站改造拆除原鋼結構雨棚和站臺,新建混凝土雨棚和站臺,站臺和雨棚長度由450米擴長到550米,站臺接發車能力及旅客接納能力得到提高。結構形式由原來的鋼結構變為混凝土結構,建筑耐久性及美觀性得到提升。為了不影響軌道通行,北站站場改造分兩階段封閉施工,一共需要新建4個6.2米高的雨棚,首先進行的是3、4站臺雨棚的施工,目前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裝飾裝修。
一些地方已經掛起“石家莊北站”的牌子。在弧形的柱子上,還設置了一個凹槽,有的里面已經安置好雨水管道。“以前這些管道都是露在外邊的,現在在柱子里設置了這種凹槽,這些雨水管道就放置了進去,更加美觀,也更加耐用。”施工單位中鐵六局石家莊北站改造項目部副經理崔龍介紹說,這雨棚在建設中,由于柱子和頂棚都是異形的,其模板也都采用異形的,其中柱子為異形鋼模板,頂板為異形覆塑模板,都是專門進行定做的。而澆筑出來的柱子和頂棚都是混凝土的,其涂料為仿清水混凝土的,既美觀又耐用。在建設中,由于施工場地狹小,并且多為交叉施工,他們科學調整施工方案,并采取分段施工,見縫插針,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有效地保障了施工進度。
雨棚下方就是新鋪設的軌道,從東往西一點點向前延伸,建設者們正在精調線路,測量平順度。“這軌道鋪設也是分兩階段進行,首先鋪設的是7-11股的5股道,累計約4公里,首先需要把原來的舊軌道拆除,然后鋪設上這種新的500米長鋼軌,6月16日開始鋪設,經過建設者們的晝夜奮戰,6月30日已鋪設完畢,目前已開始線間管涵及精調克缺施工。” 中鐵六局石家莊北站改造項目部項目總工榮桂朋介紹說,雖然看起來,這些軌道鋪設都是粗活,但實際上都跟繡花一樣,是精細活,其軌距、軌向、高低、水平的精度都在毫米級,即便是站臺面磚的鋪設,特別是靠近軌道的站臺帽石,鋪設時精度要求也是毫米級的。如果稍有誤差,乘坐火車的乘客其舒適度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建設中,他們都是精益求精,不能有絲毫馬虎。
石家莊工程項目管理部根據石家莊北站2026年春運投運的工期節點,成立專班,每日組織參建各方和配合站段召開碰頭會,梳理當日進度和明日施工計劃安排,研判安全風險,制定針對性施組調整和現場控制措施,確保工期進度質量;每周和市區各級職能部門對接溝通,為項目做好保駕護航;提前研究穩定接觸網送電、長軌車運輸、天橋吊裝等關鍵環節和工序的施工專項方案,尤其是針對"7.15"倒邊施工的重大方案,借助外部專家團隊多輪研究,最終穩定了開通及前期施組的日倒排計劃。通過每日兌現日計劃,正有條不紊按計劃推進,確保一階段倒邊開通目標按期實現。
石家莊北站改造升級完成后,將形成集動車、普速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并與石家莊市地鐵五號線聯接,大幅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燕趙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